品茶:不仅品文化,更是品健康和效应
医师报讯(记者 陈惠)9月16日,“中国·汉典 第一届茶疗健康论坛”在武夷山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品茶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治病保健的方式,即茶疗。
论坛上,北京汉典集团林德良董事长引经据典,介绍了《茶经》《大观茶论》等多种古代书籍,从茶之源、茶之用、茶之造、茶之饮方面介绍了茶历史与茶文化。他以多年产茶、品茶的经验认为,“茶应该是第五大发明,也是最伟大的发明”。
陈可冀院士:茶是生命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林德良董事长:茶应该是第五大发明,也是最伟大的发明。
茶多酚等成分被公认为有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陈可冀院士对茶道喜爱有加,他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生命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饮茶,有醒神、清胃、消食之功效。”
据陈院士介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以茶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有648种。
有研究认为,饮用绿茶可增加胃癌的危险。1984年1月起日本对3个城市26 311位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截止到1992年12月确认了419例胃癌,采用Cox回归方法分析结果显示,喝绿茶与胃癌的危险无相关性。
茶多酚是茶叶中30余种多酚类物质总称,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20%-30%,是由黄烷醇类为主和少量黄酮及苷组成之复合体。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捕获氧自由基的作用,有益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延缓衰老、抑制突变和癌变,降低X射线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和转化作用、降血脂作用等。
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植物药竟然是“茶多酚”,品名为Veregan,局部应用以治疗尖锐湿疣,取得很好效果。
茶疗法,防病治病的自然疗法
香港茶疗学会卫明会长介绍了“中国茶疗法”。茶疗法是指单用一味茶叶组成单方或复方,用沸水冲泡或稍加煎煮后取其汤汁饮用,用以防病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是以中国传统茶学理论为基础,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专门研究茶叶防病治病功效的一门新兴学科。
我国自古就有用茶治病的历史,到清代,医家用茶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及口齿科、外科及伤科,超过90个病症。
“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开始关注中西药的毒副作用以及治疗方法本身所带来的痛苦,而茶疗法具有容易服用、操作简便、疗效理想、身心并治、安全环保和费用低廉的优势。”卫明介绍,茶疗法的适应症为需长期服用中西药物的慢性病,如糖尿病等;某些现代中西医学方法疗效不佳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等;某些精神或心理障碍性疾病,如抑郁症等;反复发作的身体不适,而查不出明确病因者,如头痛等。
卫明强调,说茶叶能治病,并不意味着任何人用任何茶叶就可以治疗任何病症;它需要对病情的准确判断、对茶性的深刻了解以及运用茶疗法的丰富经验。
茶是饮品,也具备医药功效
来自全国各地的医药领域、食品研究领域、茶叶研究领域等30余名专家参加论坛,浙江大学屠幼英教授、河南中医学院李成文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刘龙涛教授、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养生茶发展研究中心委员韩碧群、福州大学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所倪莉、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梁爱华、武夷学院陈荣冰教授和武夷山凤凰茶叶有限公司叶启桐先生围绕科学饮茶和健康关系、保健茶的安全性评价、清代宫廷茶疗处方及应用等问题分别作专题报告。
叶启桐: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机遇,走出国门,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茶文化与茶疗效。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叶启桐大师表示,茶是东方文化向西方传导的符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茶叶源源不断运往国外,影响了西方文明,在连接东西方文化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现代,人与人之间,甚至国家之间,通过茶叶可以开展更加深入的交流、合作。
“ 总书记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茶不仅是健康的饮品,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式,同时具备医药功效,我们要发挥茶叶在保障健康中的作用。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机遇,走出国门,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茶文化与茶疗效。”叶启桐总结道。
与会专家合影
会议现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5年投20亿”支持颠覆性创新,“先声全重求索计划”聚焦十大科学难题
2025-03-31 -
new专治疑难杂症——聊城市四院心身医学科知“心”更懂“身”
专治疑难杂症——市四院心身医学科知“心”更懂“身”
2024-12-29 -
new2024北京乳腺健康产业大会|聚焦乳腺产业创新,打造肿瘤慢病管理标杆
2024-04-19 -
new2024北京乳腺健康产业大会 | 乳腺健康要从单纯依靠医疗卫生系统向全社会整体联动转变
2024-04-19
-
品茶:不仅品文化,更是品健康和效应
2017-09-16 -
提升服务品质和工作效率 腾讯助医生获最大价值
2017-04-20 -
马化腾:“互联网+”将为实体经济创造新机会
2017-04-20 -
周其仁:“互联网+”要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2017-04-20 -
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2016-11-08
-
2022国家医保目录调整:首次纳入渗透泵控释型降糖药二甲双胍奈达
2023-01-19 -
神经系统疾病负担不断增加
2017-09-28 -
【好书推荐】《实用肺功能检查手册 原书第5版》
2022-05-06 -
甘肃|天祝县特色医药产业发展稳中有进
2023-05-11 -
搭建AFS科学诊疗引擎 提升我国抗真菌药物管理水平 | 第一届抗真菌药物管理(AFS)高峰论坛举办
2022-09-24 -
胃旁路术后12年 体重减轻和糖尿病缓解仍维持
2017-09-28 -
周其仁:“互联网+”要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2017-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