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262020
new恪守职业精神是抗疫取胜的基本保证
最近,在无数感人的抗疫报道之外,有一些缺乏职业精神的文章为人不齿。如某报纸的新闻说出生不到20天的孩子就会问“妈妈去哪了”,某街道办事处张贴的隔离14天的封条醒目地印着“2月16日至2月30日封”。 笔者以为,无论当事人有何种理由,这些都是职业精神缺失的体现。当驰援江城的白衣天使惊悉尚未满月的婴儿开口说话替自己关心妻子时,当居家隔离的居民遥想自己将被终生封闭在斗室之中之际,内心该作何感想?无论图片是真是假,这种缺乏常识的举动都应当引以为戒。如果我们的新闻媒体能够真正履行好守门人的职责,我们的执法机构能够三
-
03-262020
new救救患者 医院应尽快有序开放
前段时间由于忙于抗疫,很多非新冠肺炎患者都闷在家里,在网上听从医生的建议,增强抗病信心,给予心理上的支持,但没有恰当的治疗,患者已经不起病魔的折磨。最近已有几位患者给我打电话,强烈要求回院治疗,但由于医院不收患者,只能眼看着憋死了。 应急总医院是北京市唯一设有呼吸道梗阻抢救绿色通道的医院,医院建立了专门的支气管镜手术室,每月支气管镜手术量达300例,位居北京之首。既往每周都会收治许多从全国各地转来的患者,使许多濒危的患者转危为安。有些慢性患者可等待,但气道梗阻患者却危在旦夕,如不及时救治,随时都会窒息。引
-
03-262020
new“群体免疫”靠不靠谱
本期观点来自——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 饶毅教授 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张文宏教授 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 董竞成教授 肆虐整整两月后,中国境内的新冠疫情终于在全民抗击下显露颓势。然而,放眼全球,疫情却在快速蔓延,截至3月17日7时,中国以外累计确诊病例数已超10万人,首次超过中国。英国政府近日抛出了“群体免疫”策略,首相鲍里斯甚至对公众说:要做好失去所爱之人的准备。到底“群体免疫”是什么样的医学概念?它与这次新冠疫情当真“匹配”吗? 饶毅:英国首相在说谎 群体免疫现象的意思是:如果少数人不肯打疫苗,但大多数
-
03-022020
回音壁
《原卫生部副部长曹泽毅呼吁:尊敬和致敬不应只在这一刻》 @扁鼻子医生 请记住!疫情结束后,他们依然是你生命的守护人,依然是白衣天使,依然是英雄! 纱布门,假药门……的恶意诋毁不应再炮制,陈仲伟、李宝华、杨文、陶勇……悲剧不应再重演! 狡兔死,走狗烹的桥段不该发生在他们身上! 《昨天他走了,抽屉里还有未来得及发出去的婚礼邀请函…国家卫健委已提出各地申报烈士四点要求》 @M~医生 希望以后提高医务人员特别是一线医务人员待遇。经此一疫,听得最多的家长的一句话是,再也不敢让自己的孩子去学医,我作为一线医务人员,竟
-
03-022020
正视新冠疫情中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
2月23日,《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兼医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江帆教授牵头撰写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的思考》一文。该文较为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这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的问题和短板。 首先,疫情防控早期存在的问题,是造成后阶段花费巨大成本、举全国之力抗疫的重要原因之一。在3周——4周防控初期的“误判”,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众甚至是医务工作者的警觉和防护意识,进而加大了后阶段疫情防控的难度。疫情防控早期的预案也是缺失的。 其次,没有专业背景的卫生主管部门领导,
-
03-022020
疫情报道中名词的 规范化使用刻不容缓
医学名词是进行有效学术交流的前提和工具,如果缺乏规范和统一的标准,势必导致信息沟通中出现鸡同鸭讲的局面,从而妨碍人们的理解和交流。 在本次抗疫的进程中,有些大众媒体用“抗炎”来代替“抗疫”,从医学专业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容易导致歧义。值得庆幸的是,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暂命名事宜的通知》精神,自2月8日起,新闻报道中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表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新冠肺炎”。因此,建议所有媒体在相关报道中使用已经公布的规范化名词。 此外,在新闻报道中,也存在一些人们习以为常的
-
03-022020
尊敬和致敬医护 不能“一阵风”
牺牲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们,称他们为“英雄”毫不为过。医者本平凡,背后有家庭,肩上有重担,但只要听到患者的诉求,便不顾一切向前冲。在他们的心里,“医”是天职,是信念,是他们即使临危受命也要坚守的使命。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越来越习惯了在用人之时才想起某个人。比如这次,当人们发现只有医生才能对抗新冠病毒,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才知道要去尊重和尊敬;当有医生去世时,才会觉得惋惜。尊重医学这个领域、尊敬医生这个行业,不应该仅限于人们需要他们的时候,当疫情过去,在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依然要对医生理解和敬重。 最近收到消息
-
02-202020
回音壁
《符合条件的因工作感染新冠肺炎殉职人员应评定为烈士》 @书海泛舟 国家应该建立一个纪念墙,就建在华南海鲜市场那边,把因感染新冠肺炎而病亡者的名字按笔画顺序刻在上面。这些病故的亡者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走得匆匆忙忙,让后世的人永远祭奠他们,这也是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另外,有了这个纪念墙,也可以让后人永远记得这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历史,让后人永远铭记这次瘟疫给我们国家、社会和民族带来的沉痛教训,以便让后世之人不再有这样惨痛的经历,防患于未然! 《这位已治愈出院的武汉协和专家说,这样治疗可以降低新冠肺炎重症率和死
-
02-202020
应将对医务人员的关怀落到实处
在抗疫之战中,当目睹坚守江城的前线将士们在举家团聚之际用点心和方便面当年夜饭时,当电视播出个体餐饮者尽一己之力免费为医者提供盒饭时,当耳闻驰援湖北的逾万名医者随身携带大量方便食品时,笔者潸然泪下。 值得欣慰的是,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有关部委发布了《关于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若干措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奋战在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殷切关怀。然而,要想将这些鼓舞人心、感人至深的文件精神落到实处,需要各级地方政府拿出真抓实干的精神,以实际行动将政府的关怀送到医务人员身边。 有鉴于此,笔者提
-
02-202020
“临床诊断” 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手段
2月12日起,湖北省首次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进行公布。此举对“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原则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根据患者体温、血象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临床表现进行临床诊断,是在非常时期、特定区域采取的特殊手段。 根据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新冠肺炎胸部影像学特征是“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而这与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非常接近,且两种疾病在临床表现上也很相似。现在正值
-
实力是唯一的话语权,实干是唯一的兴邦路|疫情期间,一名老师给学生的信
2020-05-19 -
医生不是“药神” 政府才是
2019-03-07 -
我们要交三个朋友
2019-01-24 -
医生要做“会工作、会休息”的引领者
2019-01-17 -
涉医广告应设第三方监督制
2017-12-14
-
应纠正对细菌的片面认识
2023-05-09 -
好医生赚大钱 是患者的福音
2017-08-07 -
粪菌移植的研究进展
2023-05-23 -
实力是唯一的话语权,实干是唯一的兴邦路|疫情期间,一名老师给学生的信
2020-05-19 -
有偿刊登论文不合理
201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