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有医生认为信息安全是信息科的事,跟医生无关,您怎么看待?医护人员的哪些上网习惯会对医院的信息安全带来隐患?
黄虹主任:信息安全,人人有责!医生的两个工作习惯会对医院的信息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一是U盘的随意插拔,U盘在此次病毒传播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将病毒传播到内部电脑实施摆渡攻击,这对于医院隔离外部互联网的信息系统安全危害很大。二是随意打开不明来源的邮件附件,一打开就中毒了,病毒还会给送邮箱通讯录中所有的人发送一份带病毒的邮件,造成更广泛的传播。此外,在微信群中讨论患者影像资料,将重要数据存储在公用电脑中,对电脑不设密码或密码设置成简单口令,这些行为都会危及医院信息安全。
医师报:如果电脑感染病毒,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拯救宝贵的数据?
黄虹主任:电脑中毒是低概率、高风险的事件,一旦中毒再去补救,难度较大。因此,最好的防范手段是备份。常用的电脑要安装一些防病毒软件、防火墙,定期更新,及时安装补丁。在工作中,我们会查看终端的防病毒软件是否安装,病毒库是否及时更新,如果发现达不到安全要求,我们会把这个问题终端从内网中踢掉,避免感染其他电脑的风险。
医师报:在未来的医院信息网络安全工作中,我们如何应对越来越严峻的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方面的挑战?
黄虹主任:移动互联网时代,医院信息安全的工作重点跟以前不太一样,以前主要是解决医院内部网络和终端的安全问题,现在更多的是对外面入口的防护。我们的防护分为两大体系,一是核心系统的防护,二是数据的安全,特别是患者的数据安全。医院是公民信息的汇聚地,一旦泄露,面临的风险和影响很大。数据安全方面,我们有一套严格的管控体系,对于核心数据和敏感数据,我们进行实时监控。如果这些数据要到公共区域,我们会将这些数据进行脱敏处理,这样就能避免患者数据的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