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柳叶刀》公布了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在1990-2015年医疗保健质量的最新排行榜,排名前20的国家中,除了澳大利亚和日本,其余都是西欧国家,而中国排名61。(Lancet.5月18日在线版)
评价的标准是医疗保健的获取和质量指数(HAQ),该指数是根据32种可避免或可及时有效治疗疾病的死亡率得出。
位于法国和西班牙交界处的袖珍小国安道尔,其医疗服务水平居全球第一,冰岛第二。而中国在世界近200个国家中排名第61(表1)。中国总体得分74,在治疗常见的疫苗可预防疾病如白喉HAQ得分为100,但有3种疾病的HAQ甚至低于60,分别为新生儿疾病(55)、白血病(30)及先天性心脏异常(44)。
1990-2015年,全球医疗质量和普及率均进步明显,HAQ从1990年的40.7增加到2015年的53.7。在此期间,有167个国家和地区医疗质量和普及率显著增加,但地区差距仍在扩大。25年间,医疗品质进步最大的国家包括中国、韩国、土耳其、秘鲁和马尔代夫。
在亚洲,进步最小的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和文莱,而在非洲是博茨瓦纳、南非和莱索托。这些国家今后的进步空间最大。医疗体系相对不佳的地区包括大洋洲、加勒比海和中亚地区。
在富裕国家中,排名最差的是美国,尽管其人均医疗费用占世界最高水平。在欧洲,英国排名远低于预期水平。
研究者指出,医疗保健的获取和质量的提高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