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讯(记者 张艳萍)“美国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60%,我国仅为一半,尤其地域不同差异很大。我也有个小目标,全国结直肠癌患者都能得到规范化治疗。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拉长木桶的最短木板,作好最强技术力量的引领,解决好我国结直肠癌防诊治面临的挑战。”
6月3日,结直肠癌规范化精准化防诊治中国行走进湖南。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锡山教授指出。
中国医师协会齐学进副会长指出,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正在致力于全国的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个体化诊疗和疗效评价等精准医学理念推进,尤其以全国巡讲的形式开展,可谓时机好、主题好、形式好、起步好。
林东昕院士就“piRNA作为结直肠癌在分子标志的机制研究”进行了分享。会议还安排了三个专场的学术活动,分别为:结直肠癌规范化“防诊治”专场、结直肠癌精准化“防诊治”专场、结直肠癌疑难病例MDT讨论专场。
正大天晴副总裁石文俊指出,正大天晴一直坚持规范化学术推广路线,如彩虹奇迹项目已经成为行业品牌项目。相信此次协办的中国行项目,又将成为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最终让基层医生受益。
(本次会议的详细学术报道内容,敬请关注6月15日医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