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理由
他在国际上首倡“精准外科范式”;他成功实施世界首例以外伤肝脏为供肝的活体部分肝移植;他完成世界首例切除7个肝段的肝脏次全切除术;他创用体外肝切除,替代肝移植,治疗在体手术不可切除的终末期肝包虫病……他就是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
他在多个学术组织和社会团体担任重要职务,先后帮助30余家省、市级医院开展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推动了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开展与普及。他还推动建立行业准入和质量控制等制度,促进了行业的健康、有序、规范发展。他就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
她是我国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学的创始人,创建了国内第一个神经介入中心。她在脊柱脊髓血管畸形的诊疗领域作出了系统性、创造性贡献,使该病治愈好转率大大提高。也是她,在国内率先开展手术和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她就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凌锋教授。
他是我国著名的呼吸内科专家。他提出的正确应用抗生素、提倡使用无创呼吸机、合理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许多精辟与独到的见解,在SARS等重大或疑难感染病的防治与决策中产生积极作用。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教授。
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医院院长、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诸多光环的笼罩,促使他更加潜心钻研业务。他是贵州乃至西南地区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尤其在尿结石研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他就是贵州省人民医院院长孙兆林。
他是我国著名的神经病学及脑血管疾病专家。他建立了中国第一家标准卒中单元。他领衔的CHANCE研究结果,被美国新版《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所引用,第一次用中国研究改写了美国指南。他就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
她是同事口中的“救灾专业户”,也被老百姓亲切地誉为“救灾大使”。每当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她总是第一个冲在救援前线。只要她出现,医疗救灾队伍就有了主心骨。她的出现,不仅给受灾老百姓带来心安,更带来希望。她就是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徐和平。
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他为转运抢救重症患者立下赫赫战功,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同行戏称为“敢死队”。他参与过的危重症抢救不计其数,培养了数百名相关人员,推动了我国重症医学的发展壮大。他就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院长席修明。
她是知名的内分泌专家。1994年,她牵头进行的19省市糖尿病普查,填补了国内流行病学多项空白。2010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其牵头的中国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调查研究,促使国际糖尿病联盟更改了糖尿病版图中国数据。她就是中日友好医院杨文英教授。
作为国家一流的急诊医学专家,他在各种重大突发公卫事件的处置中常被委以重任。从国务院、卫计委到北京市的各种应急预案和政策法规的讨论制定中,都有他的身影。他创办的急诊国际高峰论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急诊医学发展。他就是北京协和医院于学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