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临床研究新进展 切莫忽视局限性
与往年相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仍是ATS 2015 会议的焦点之一。大量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在会议上充分展示交流,涉及的内容包括ARDS发病机制、信号通路研究、治疗和预防的新策略等。
ARDS的进展主要在两个会场,一个是年度综述,一个是最佳临床实践的重症医学道路论坛。ARDS最佳临床实践专题主要探讨ARDS临床研究新发现及其局限性,如何改善ARDS患者生存状态等。
美国华盛顿大学Catherine L. Hough教授总结了6篇文献,提出早期识别并应用小潮气量通气对于ARDS的预后和转归有重要影响。对于最佳PEEP的设置一直存在争论,因为患者生存率并未随PEEP的上升而进一步改善。
2015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文章提出了驱动压力(平台压减去PEEP)与患者的生存密切相关,不管潮气量和PEEP如何变化,最终如果驱动压产生了变化,才与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也就是说潮气量和PEEP是通过影响驱动压与肺顺应性相互作用影响换气功能及呼吸机相关肺损伤。这个驱动压的设置可通过测定跨肺压来指导(肺泡压减去胸腔内压,而胸腔内压可通过测定胸腔内食管内压而获得),称之为跨肺压指导下的PEEP滴定。目前有研究计划观察通过驱动压为靶向的机械通气策略治疗ARDS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为小潮气量通气)。
对于ARDS患者的出入液体量管理,先前的FACTT研究发现,保守的液体入量可以缩短ICU时间,改善氧合,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尽管死亡率与常规补液没有差别。但长期随访这些患者后发现,当初减少补液有短暂临床获益的患者,在远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一个或多个脏器功能的受损。这提示了ARDS临床研究中,短期获益与长期获益同样需要引起关注。
ARDS年度临床研究回顾
☆ARDS患者的初始潮气量与重症监护病房(ICU)死亡率的相关性(AJRCCM,2015)分析显示,潮气量与死亡率的关系随着时间而变化,初始潮气量低者病死率降低,这在ARDS早期尤其重要。
☆对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的反应可以预测ARDS患者死亡率(AJRCCM,2014),PEEP增加或减少后,患者对PEEP变化的氧合反应存在显著差异。PEEP增加后氧合显著改善的患者死亡率降低,尤其是在较为严重的ARDS患者中。
☆驱动压与ARDS患者的生存率独立相关(N Engl J Med,2015)。
☆他汀类药物治疗ARDS(N Engl J Med,2014),尽管有流行病学数据、动物和人类Ⅱ期临床数据,但仍没有证据表明罗素伐他汀或辛伐他汀能改善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的临床预后。
☆ARDS是谵妄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持续昏迷是ARDS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尽管在多变量分析中没有表明,但谵妄可能也是ARD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AJRCCM,2015)。
ARDS最佳临床实践
☆在有关最佳PEEP报告中,美国Bernard教授引用ARDS协作网的研究数据提到,除严重ARDS外,高水平PEEP并未改善生存。因此目前建议如下:高水平PEEP仅用于严重ARDS,没有心输出量降低、氧中毒和气压伤危险时;建议在非严重ARDS患者中(氧合指数200~300)使用较低水平PEEP。新的临床研究应聚焦在驱动压这一指标上。
☆美国Talmor教授指出,LOVS研究和ExPress研究结果表明,在未加选择的ARDS患者中比较不同水平PEEP优劣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目前临床可利用食道气囊测压来估测跨肺压,利用跨肺压选定恰当的PEEP。
☆美国Douglas教授从生理病理改变的特殊性等角度,阐释了ARDS患者背部或基底部肺损伤尤其严重,而俯卧位机械通气可改善患者肺部通气和灌注的重新分布,这对于改善ARDS的氧合,减少通气相关肺损伤,改善预后具有独特作用。
☆美国Moss教授从使用肌松剂的合理性,前期临床转化ACURYSIS研究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了早期使用肌松剂的好处,包括减少通气相关的肺损伤,改善患者与呼吸机的同步性,减少患者呼吸功和氧耗,减少肺泡液体聚集。因此,对于严重ARDS患者,早期使用肌松剂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ARDS患者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美国Hyzy教授从独立的视角,对比了支持或反对应用糖皮质激素的观点,探讨了糖皮质激素在ARDS患者中的应用,得出了以下结论:ARDS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未能降低病死率,但可增加无机械通气天数,且神经肌病及感染并无恶化;流感早期不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ARDS后期(2周后)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有害;糖皮质激素或适用于高炎症反应型ARDS等亚型患者。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研究显示:我国老年孤独症患者超52万,居全球首位!
2025-08-29 -
new全新一代Y型聚乙二醇长效生长激素面世,助力“小竹笋”节节高
2025-08-18 -
08-272025
络病理论指导 为慢病防治注入中西医结合新动能
-
08-262025
中西融合 为心脑血管健康赋能
-
全新一代Y型聚乙二醇长效生长激素面世,助力“小竹笋”节节高
2025-08-18 -
络病理论指导 为慢病防治注入中西医结合新动能
2025-08-27 -
中西融合 为心脑血管健康赋能
2025-08-26 -
朱玉龙:一位肺癌患者的七年艰辛长征路带来的医学启示
2025-08-26 -
中西医协同赋能慢病管理 破解糖尿病与心律失常防治难题
2025-08-25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