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建党百年 守护人民健康|石桂秀:带着“秘密武器”到厦门
【人物名片】
石桂秀,男,主任医师,风湿病学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1992年于苏州医学院获硕士学位,1992年起,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从事风湿免疫工作,其间1995-2000年任该院风湿免疫科主任。2000年底赴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医学中心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获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位于美国纽约州的Trudeau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2月任美国德州大学助理教授,同年10月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一层次人才引进,任风湿免疫学教授并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作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第一个风湿病学博士生导师,在华西医院培养4名博士生毕业。
2011年入选厦门市“双百人才”计划,现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学科带头人,厦门市高级引进人才。厦门大学和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多年来致力于风湿免疫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0余篇。
石桂秀是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来到第一医院虽只有短短几年时间,却带着风湿免疫科大踏步前进不少。在学生眼里,他是“护犊子”心切但又治学严谨的恩师;在患者眼中,他是尽心尽责、医术高明的医者。
31岁就当上科室主任
中学时代,石桂秀就一直很喜欢理科,生物读得特别好。高考时,家人建议他读医。1982年,石桂秀顺利考上了承德医学院。大学毕业后他又到苏州医学院读研,毕业后进入了大连大学中山医院。
石桂秀硕士毕业时,国内的风湿免疫科刚刚起步。在大连大学中山医院,石桂秀和当时大内科退休的主任一起创办了风湿科。1995年,年仅31岁的石桂秀当上了科室主任,一路和风湿科一起成长。
2000年,石桂秀觉得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远远不够,想要在风湿免疫领域做到更专业,他再次离开工作岗位到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又相继在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担当大学的研究助理教授。直至2007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到美国招聘人才,石桂秀接受邀请回国工作。
2013年,在华西医院工作了6年后,石桂秀接受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邀请,来到厦门工作。
“秘密武器”跟他一起来厦
当时,华西医院作为国内的龙头医院,其风湿免疫科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而当时第一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尚不完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可喜的是,石桂秀来到第一医院几年时间,风湿免疫科病床由以前的15张扩大到45张,2019年随着医院新内科大楼的启用,科室床位将进一步扩大到60余张。到2015年,科室门诊量达到近9万人次,较之前提高2-3倍。医疗工作量在省内最大,2016年统计,厦门市外患者占到住院患者的61%,已成为闽西南地区的风湿免疫急危重症患者的医疗中心。
何以能这么快取得成绩?石桂秀说他有“秘密武器”。来第一医院时,石桂秀并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带着他的一个团队而来,那是6个他在华西医院时培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清一色的“娘子军”,她们都“死心塌地”地跟着石桂秀来厦门发展。
石桂秀有“护犊子”心理,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那几个丫头……”不过,论起严格来,石桂秀也是从来都不会心慈手软。他要求学生要有大局、团队、螺丝钉的意识,每个人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履行自己的职责。
经过大家几年的努力,继科室的专科实验室2015年被厦门市科技局命名为“厦门市风湿免疫重点实验室”后,最近又获批“厦门大学医学院自身免疫研究所”。在2015年底中国医学科学院公布的全国医院学术影响力排名中,第一医院风湿病专业全国排名第31位。2018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为全省唯一的风湿免疫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成为福建省学术影响力最高的风湿免疫专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也从2012年前的无研究生导师,无SCI论文,无国家级科研项目的三无科室,发展为现在的硕士生导师六名,博士生导师一人,也是目前福建省在招生的唯一博士生导师; 每年有约10篇高水平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到目前为止科室已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每年科室招收6-8名硕士博士研究生。
以前的患者还经常找他
四五年前,有位飞行员,20多岁,患上强直性脊柱炎,腰疼得不行,开飞机都坐不住了。多方寻医,有的医生告诉他,没法治了,让小伙子情绪十分低落,以为自己再也开不了飞机了。当时,他找到了石桂秀。石桂秀详细诊断后告诉他,不用着急,只要吃药加以控制,按时复查,他还是能继续开飞机的。小伙子的心情这才明亮起来。
有一回小伙子飞厦门,中间有两三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他知道石桂秀在厦门的医院工作,特意从机场赶到第一医院,在门诊看了石桂秀一眼,打个招呼后又匆匆返回机场。
石桂秀在华西医院时,来找他看病的患者建了个QQ随访群,现在群里还有近300人。由于风湿免疫类疾病大多需要长期服药控制,定期复查,群里的患者经常在网上咨询石桂秀,把自己近期的报告发给石桂秀看,他也总会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帮他们看,有紧急情况的就会联系自己在当地的学生帮忙处理。
和“家人们”一起工作,一起休闲
石桂秀说他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打羽毛球,每周二、周四晚上是雷打不动的羽毛球时间,这一运动他已坚持了二三十年。
而他的球友,多半是他“那几个丫头”们的先生。当年,石桂秀带着学生来到厦门,如今她们已都继承他的衣钵,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石桂秀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台子我给你们搭好了,你们就一门心思做你们该做的事。”
石桂秀的家人没有一起来到厦门,而他的学生们都在厦门安了家。上班,和“家人们”一起工作,业余,则和“家人们”一起休闲,这成了石桂秀最大的乐趣。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西北首例!我院成功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乳腺癌根治重建术
2025-04-29 -
new专家心声 | 郑劲平教授专访:小气道功能检测的标准化挑战与未来方向
2025-04-03 -
new超越减重,再启“心”程!诺和盈®中国说明书纳入心血管获益结果
2025-04-22 -
new六位一体护脊柱,三年追踪见成效 | 全国青少年脊柱与视力健康专项行动(日照站)
2025-04-21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