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回归医疗本质 让患者享受医改红利

时间:2019-05-16 10:00:00来源:未知作者:宗俊琳 阅读: 64451

近日, 由天津市卫生健康委、中国医师协会智慧医疗专业委员会指导,《医师报》主办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十佳实践案例,经单位提名、评委初评、网络投票、专家终评等层层遴选,评选结果已经出炉!并将于5月 17 日在天津召开的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健康与医疗高峰论坛进行颁奖。本报选取了部分获奖单位的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展示。

3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了《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旨在指导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如今,就大家热衷的‘智慧医疗’的实际发展情况来说,在患者诊前、诊中两个环节植入的互联网医疗技术,确实优化并完善了诊前、诊中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了患者的就医舒适感和获得感。我认为,当务之急在于着重关注和推动患者在诊后的复诊、随访服务体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张俊谈及此处,为《医师报》记者深入剖析了当前互联网医疗背景下所面临的深化医改、复诊随访服务体系便捷化的必要性,以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作为中国医疗领军单位的积极探索与创新。

诊后的复诊、随访服务便捷化迫在眉睫

“现在,就诊前,我们先在手机APP上咨询病情、挂号,很方便。”

“看病过程中,APP能导引,查检查结果。”

“我是高血压的老毛病,现可以送药上门。”

张俊回忆了几个当前患者就医的典型感受,他指出,随着国家分级诊疗、急慢分治以及改善医疗服务工作的推进,在三级医院救治后的疑难、重症患者的复诊问题日渐突出。长期以来,慢病患者在就医购药中面临着“因药就医”等诸多问题,在面诊购药、复诊续方以及诊后服务等方面的临床便捷性需求逐步突显。

按照“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精神,张俊认为复诊、随访服务便捷化迫在眉睫。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过引入易复诊第三方处方共享平台,实现了医疗机构处方信息和药品零售消费信息的互联互通、实时共享,致力打造复诊和慢病患者便捷化服务体系,提升就医获得感,并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如今,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过第三方处方共享平台,患者门诊或线上复诊后,凭借处方信息,可自主选择全市40余家具备承接医院处方能力的专业药店,完成就近取方和购药。同时,医院执业药师更多的参与到临床用药指导和处方合理用药的前置审核中,提升了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推动了医药分开。

“平台自上线运营至今,为患者带来极大的便捷性。”谈及效果,张俊打开了话匣子,“同时,通过复诊系统,也有利于患者的长期动态管理,随诊数据的积累,对于临床管理、科研效率、乃至学科建设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提升医疗服务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作为平台的主推人,张俊曾经在改革初期不得不面对一些传统观念的质疑和现实问题的碰撞。“我觉得要回归医疗服务的本质。医学的善良、博爱是医疗意义所在。互联网医疗乃大势所趋!”张俊说。

未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将不断加大投入,鼓励各个学科积极参与,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近期,医院将加快推进平台项目的二期建设,真正让广大患者享受到国家医改所带来的改革红利。

“提升医疗服务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张俊说。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