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慢性肾衰竭一般指的是受各种原因影响,导致肾脏长时间受各种实质性的损害,最终引起人体肾脏功能出现渐进性不可逆性的衰退。慢性肾衰竭发展到终末期,人的肾脏会丧失全部功能,此时慢性肾衰竭便会转为我们常说的尿毒症。总体而言,慢性肾衰竭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会累积身体多个部位,引发各种症状。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防止肾衰竭加重。
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
导致慢性肾衰竭问题包含多种:
一是糖尿病。人体血液中血糖过多,会对血管管壁造成持续的伤害。而肾脏中包含很多微血管,因此糖尿病长时间得不到控制,会导致肾功能逐渐降低,最终形成慢性肾衰竭。
二是高血压。高血压作为一种典型的全身性疾病,同样会对肾脏的血管带来持续性的损害,导致肾脏的代谢能力不断下降。肾脏具有调节血压的功能,若肾功能受损,人体血压可能因此提高,反过来进一步加重对肾脏的损害影响,造成恶性循环。高血压与慢性肾衰竭拥有互为因果的关系,绝大多数慢性肾衰竭患者均患有高血压疾病。
三是肾小球肾炎。如果患者患有肾小球肾炎,抗体会攻击肾脏中负责过滤功能的肾小球,对于肾脏过滤能力造成严重的损伤,最终引发慢性肾衰竭症状。
四是随意滥用药物。若在未经医嘱的情况下,长期服用一些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将会对人体的肾脏造成持续的损害,引发肾功能逐渐衰退。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在大多数情况下,因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肾功能损害是不可逆转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治疗无效。在早期肾衰竭治疗过程中,尽可能地延缓肾脏病的进展,还有治愈的可能性。但是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慢性肾衰竭一旦发生,后续的想要达到完全治愈,完全恢复肾功能已经是不现实的事情。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主要目是不要再加重肾衰竭,避免出现慢肾衰的并发症。一般对于比较严重的肾衰竭而言,还会出现一些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肾性骨病等并发症状,这些并发症又会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在很多情况下,患者并不是死于慢性肾衰竭,而是死于慢性肾衰竭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因此在实际进行治疗时,需要积极地控制血压,纠正肾性贫血,做好肾性骨病的治疗,能够大大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对很多慢性肾衰竭患者而言,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避免症状进一步恶化,即使带病也能正常的生存,有着良好的生活质量。在药物治疗方面,主要目的是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降低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调节钙、磷水平,吸附肾脏毒素,减轻对肾脏的损害,避免肾脏损害持续恶化。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患者积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坚持做有氧运动,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如低钠、低蛋白、低磷饮食。
此外,针对于慢性肾衰竭,很多患者寄希望于肾移植。肾脏移植也有一定要求,比如不适合患有结核、肝炎活动者,近期心肌梗塞,存在持续性凝血功能障碍者也不适合。在完成肾移植后,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免疫药物,防止排斥,期间同样存在很高的风险。因此积极配合好治疗,阻止慢性肾衰竭恶化,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生活质量。
在慢性肾衰竭后期,患者肾脏已经基本“报废”,这时就需要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方式,血液透析能够采用专门的透析机来代替肾脏进行血液过滤工作,维持人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现场直击】“别慌,跟我做”——6个月婴儿憋气命悬一线 天津120调度员“云守护”化险为夷
2025-05-21 -
new首位互联网退休医生与30秒接诊时代的双向奔赴 | 医者故事
2025-05-20 -
new杨一红:急诊科院前院内衔接 打通生命“最后一公里” | 高端访谈
急救的每一分钟都关乎生死,我们要用科技打通生命通道的“最后一公里”。
2025-05-13 -
new潘曙明教授:完善法律 保障医患共同权益 | 高端访谈
潘曙明教授深入剖析了急诊医学面临的伦理法律挑战及学科未来发展路径。
2025-05-13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