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时间:2020-05-19 14:19:13来源:未知作者:阆中市人民医院 徐湘红 阅读: 171925

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主要是指深静脉内的血液出现不正常凝结的情况。肺栓塞栓子的主要来源是深静脉血栓形成,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的部位可分为近端DVT和远端DVT。形成深静脉血栓的三大因素是:患者血流缓慢;患者的静脉壁存在损伤;患者的血液呈现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主要分为预防性护理和治疗性护理。

预防性护理

评估高发对象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静脉血栓史,恶性肿瘤、手术、创伤、原发性血液高凝状态,中心静脉插管、系统性红斑狼疮,肥胖、下肢静脉曲张及心功能不全等。每班护士都应重点观察患者下肢的皮温、色泽并适当按压患者血栓部位观察有无肿胀,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下肢运动锻炼 肢体运动是帮助患者缓解病情与恢复健康最简单有效的方法,针对手术后以及长期卧床不变自主活动的患者,护工及其家属应及时帮助其翻身,扣背排痰,鼓励具有自主意识的患者进行深呼吸及早期运动锻炼,患者家属应定时与患者进行下肢的主动与被动运动,例如进行膝踝关节的伸屈运动、举腿等简单的训练内容,抬高瘫痪肢体并使患者的各关节进行被动伸屈训练。

保护静脉血管 在对深静脉血栓患者静脉注射时,要选用对血管无刺激性的药物,并且同一静脉不能多次穿刺。若穿刺的地方出现炎症,护理人员应重新选择其他部位进行静脉穿刺,建立新的静脉通道。在患者进行留置深静脉导管时,不能在患者下肢进行深、浅静脉穿刺或采血,应选择患者的颈内或锁骨部位的下静脉进行穿刺留置静脉导管。若患者身体存在特殊情况时,可以采用上、下肢静脉轮流的方法进行静脉穿刺置管或采血。若对偏瘫患者进行静脉穿刺输液时,应该选择其身体机能健全的一侧,避免在其身体患病的一侧进行静脉穿刺,扎止血带。护理人员应提高静脉穿刺技能,避免在同一静脉部位进行反复穿刺,静脉采血应集中、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治疗性护理

一般护理 在进行溶栓治疗期间,患者及其家属应避免采取各种创伤性操作,属于急性期的患者必须听从医生安排保持卧床1~2周,禁止患者一切使静脉压增高的行为或饮食,避免血管中栓子脱落,患者在溶栓期间应尽量保持坐姿或卧姿,减少直立活动的时间。急性期的患者应将患肢抬高至心脏平面20~30 cm的位置,避免其栓子脱落引起患者肺栓塞,静待其血栓机化粘附于静脉内壁后再进行后续治疗。

生命体征观察 护理人员应每日对患者的体温、皮温、脉搏、呼吸等数据进行观察记录,方便医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对患者患肢与健肢进行测量对比,如果患病的肢体的周径出现明显的增大的情况时,应及时向主治医师进行处理。急性期患者必须进行卧床休息,严禁下地行走。

溶栓、抗凝治疗后的护理 观察患者出凝血的时间,每日在固定的时间按医嘱服用溶栓与抗凝药物,在服药期间护理人员应细致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与出血情况的发生,定期检测患者凝血时间。进行导管溶栓手术后患者必须以平卧位的姿势进行卧床休息。在术后护理期间要时刻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肿胀、渗血的情况,患者是否存在胸闷、呼吸困难等情况。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