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胃癌术后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时间:2020-06-18 13:40:01来源:未知作者:杨秀华 阅读: 76486

胃癌病症是当前我国消化系统中的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健康。胃癌患者术后情绪的起伏变化对于术后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胃癌患者术后要取得一个良好的预后,就需要从患者的心理健康入手,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工作,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否认期的护理

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而言,在没有明确病理诊断的情况下,不少患者急于知道诊断结果,但又害怕是胃癌病症。处于此阶段的患者往往会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疑虑、失眠状态。部分患者在知道自己确诊为胃癌之后会表现出悲观、恐惧、焦虑等情绪,甚至有患者会对自己的病情采取否认态度,存在侥幸心理。在对否认期的胃癌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时,需要与患者积极沟通,减少患者处于病房环境中的失落感与孤独感,采取合理措施缩短患者否认期。可以通过宣传手册等物对患者讲解有关胃癌病症的知识,纠正患者对癌症的片面理解,使得患者的认知水平得以不断提高,认识到癌症并不等于判了死刑,难治并不等于治不了,引导患者树立克服疾病的信心,最终使患者个体得以健康发展。

企求心理的护理

胃癌术后患者可能会因急于知道治疗结果,进而产生焦虑、急躁等心理,对于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会导致患者安全感与信赖感缺失,心理承受压力变低。再加上术后疼痛等身体不适症状,极易导致患者烦躁不安,产生诸多负面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时,要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等,对患者做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在此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为患者详略得当的解释胃癌病症的相关信息,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治疗的有效性等等,使得患者能够充分认识到胃癌病症,做好思想准备。此外,胃癌术后患者通常情况下还要接受化疗手段辅助治疗,患者在化疗期间可能会出现毒副作用,要提前对患者阐明化疗的重要性,做好有关化疗副作用的解释工作,使得患者能够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利于后续治疗工作的有序开展。

再度情绪低落或者绝望期的护理

患者因为长期受到病症折磨的关系心理状态可能会出现问题。在对此时期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时,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合理采用情感支持、音乐疗法、支持疗法等,缓解患者心理痛苦,为患者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对于绝望期的患者,无论是护理人员还是家属,都需要全面观察患者的日常行为举动以及情绪变化,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个体需求,尽最大努力延长患者企求期,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引导患者树立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以及提高患者的就医依从性,为后续治疗活动的有序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积极开展死亡教育

对于胃癌术后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工作时可以适当的开展死亡教育工作。无论是家属还是患者本身都要直面死亡,认识到死亡只是人生的一个必经环节,是大自然中的必然规律。死亡本身并不痛苦,长久的疾病折磨才是痛苦,引导患者树立顺其自然的心态,不要过多的忧虑,理智面对生与死,使患者克服面对死亡的困惑与恐惧,最终平静安详的走完人生最后旅程。

总之,针对胃癌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会使得患者取得良好的术后预后,克服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引导患者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利于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