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时间:2020-07-23 09:57:03来源:未知作者:刘潜 阅读: 114931

blob.png

做一个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要有家国情怀。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中国不惜一切代价开展大规模救治,从出生不久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不遗漏一名感染者,不放弃一名患者,尽量免费救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在这场战斗中,广大医务人员舍家为国、舍生忘死,始终坚守在守护人民生命与健康的前沿阵地。可以说,抗击疫情就是一部体现家国情怀的生动教科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句诗,在众多逆行英雄的壮举中得到了生动诠释。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要从爱国开始。什么是爱国?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说:“每一个中国人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就是爱国!”

做一个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要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古今中外,诸多良医、名医都因其治病救人、行善积德而备受尊敬与景仰。在这次抗击疫情斗争中,除了医生们解除病痛的精良医术,更让我们感动的是白衣天使义无反顾的逆行壮举,他们用最宝贵的生命诠释了新时代的医者仁心。

我校一、二、三附院115名医务人员主动请缨,驰援湖北,一附院作为江西省第九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单位,整体接管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一个重症病区,上万名赣医教职工、赣医校友和同学们奋战在当地抗疫一线,充分展现了赣医担当、赣医智慧和赣医力量。救死扶伤,始终是一名医者的首要职责。希望你们做一个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时刻将患者的病痛、患者的需求、患者的感受装在心里,时刻以救死扶伤为己任。

做一个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要锻造坚强意志。面对新冠病毒肆虐,唯有自己屹立不倒,方能克敌致胜。多年来,学校创新军事教育训练模式,提升学生体质,磨炼学生意志,实现学生的“自律”“自训”“自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挥红色卫生史博物馆等场馆的育人功能,将红医精神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正因为有了坚强的意志,他们才能毅然决然剪去秀美的长发,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守阵地,兑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庄严承诺。


医学·艺术

为了提高医学生对解剖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并增强艺术美感,赣南医学院举办了人体解剖学绘画大赛。本期,我们分享获奖医学生绘画作品。这些亲笔手绘图不仅将人体及人体器官画出了生命意义,而且将专业思想活化于画中,一幅幅逼真立体的人体解剖图效果堪比3D图。

blob.png

佳作欣赏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