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核磁共振的优点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一定听说过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有MRI、MRA和SWI这三种类型,但是很多人对于核磁共振的这些类型并不清楚,核磁共振SWI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SWI核磁共振?
SWI也叫磁敏感加权成像,主要显示静脉血管、血液成分、钙化、铁沉积等,所以核磁共振SWI已经广泛的应用到各种出血性病变、异常静脉血管性病变以及肿瘤性病变的定量分析中。由于SWI对于血红蛋白的代谢物、小静脉和铁质的沉积具有十分敏感的特性,在现代医疗技术中,SWI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甚至部分神经系统肿瘤也可以通过检查的方式被SWI检查出来,因此SWI已经普遍被人们所接受。通常情况下,SWI主要对脑血管畸形、脑外伤和脑血管疾病有良好的检查效果,这是因为传统的核磁共振只能检查出患者体内较大的血管病变,而对于那些较小的小静脉难以检查出相关病情。当人们的小静脉发生病变时,传统的核磁共振就无能为力了,只有使用SWI才可以将小静脉中的病变部位观察清楚,这也是最为理想的检查手段。
由于SWI核磁共振对于脑梗死且坏死的血管分布方面有着十分良好的检查效果,所以当患者发生脑梗之后,首先可以进行普通的核磁共振检查,有利于确认脑梗死组织的大致位置,随后使用SWI对具体位置进行检查,可以提升检查效率,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
SWI核磁共振的应用领域
脑血管畸形 传统的MRA成像只能显示较大的血管,对于较小的静脉无能为力,但SWI能敏感地诊断出去氧血红蛋白,所以使用SWI能够清楚的显示静脉结构,因此SWI对于脑血管畸形能够很好的进行成像诊断。
脑血管病 SWI可以作为检测脑梗死受累血管分布区以及梗死区的辅助手段,这是因为SWI可以发现慢性高血压患者受损的小血管周围会发生陈旧性的出血灶,由于在正常情况下,MRI很难发现这种微小的出血点,所以就需要使用SWI进行检测。
脑肿瘤 对于MRI而言,由于肿瘤的形态比较敏感,且对肿瘤形态内的结构显示不佳,所以很难对脑肿瘤进行有效的分析判定,但是SWI对于小血管即出血敏感,所以成为了肿瘤内部结构的优选方案,对于脑出血和脑肿瘤具有极好的判定作用。
SWI核磁共振的优势 对于SWI而言,它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显示脑静脉分支,可以对小于1个体素的静脉血管进行检测,在检测的过程中,SWI的信号不会受到低流速静脉血流的影响,所以能够很好的对检测静脉畸形高度敏感的位置进行检测,并得到准确的检测图像,有利于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的治疗。
而SWI的另外一个优势是对出血的高度敏感性,目前SWI是显示脑出血及脑微出血最敏感的检测设备,这是因为SWI可以根据磁敏感效应显示出1个立方毫米内的出血情况,其敏感度超过了其他检测设备的3~6倍以上。
由于SWI对于铁质也具有十分敏感的特征,所以使用SWI进行检测,可以检测出人体内铁的含量,通过检测,可以发现铁的含量分布情况,同时根据铁的动态追踪,有效的发现人体内的变化情况,和同类型的其他检测设备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同时也为脑内的铁相关性病变的检查提供了更先进的检查技术。
SWI核磁共振由于具有良好的敏感性,所以拥有非常高的检测效果,尤其对那些较小的血管区域,使用SWI进行检测,能够很好的发现患者的病情,有利于及时对血管病情进行治疗,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西北首例!我院成功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乳腺癌根治重建术
2025-04-29 -
new专家心声 | 郑劲平教授专访:小气道功能检测的标准化挑战与未来方向
2025-04-03 -
new超越减重,再启“心”程!诺和盈®中国说明书纳入心血管获益结果
2025-04-22 -
new六位一体护脊柱,三年追踪见成效 | 全国青少年脊柱与视力健康专项行动(日照站)
2025-04-21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