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平实之心 闯未来之“道”|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院士在北京大学医学部2022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老师们、家长们、亲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满怀收获的喜悦,隆重举行北京大学医学部2022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共同见证914名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代表北京大学、代表北京大学医学部,向顺利完成学业的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辛勤付出的老师们,默默陪伴的家长和亲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座的你们,不少是第一批毕业的“00后”,你们在北京申奥成功的荣耀中成长,成年后,又进入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北京大学,亲历着祖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守发展、砥砺担当!
你们参与了党和国家的重要时刻。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盛典上,你们作为北京大学“凝心铸魂”方阵成员,再次在庄严的天安门广场上,发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你们喊响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中,你们用志愿服务展示了“冰新一代,一起向未来”的青年风采。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盛典,北京大学“凝心铸魂”方阵

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中的北大医学“冰新一代”
你们也见证了北大医学的蓬勃奋进。紧握“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赋予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机遇,北大医学正鼓足干劲,加快推进新医科建设统领下的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和学科交叉融合。“临床医学+X”在“双一流”放权改革试点中掷地有声,多家附属医院新院区开诊运营,医学科技楼投入使用,医学图书馆顺利封顶。就在前天,距离咱们学院路38号家园不到1小时车程的怀密医学中心项目建设协议正式签署,现代医学教育科技与绿水青山自然生态相互交织,百余年传承与开拓进取融会贯通,在实现北大医学开疆拓土历史性新突破的同时,更为首都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增添了新动能!

密云区人民政府、北京大学签署怀密医学中心项目建设协议

北京大学医学科技楼
你们更是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两年多来,不论何时何地,北大医学人始终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疫情初期形势严峻时,400多名排头兵援鄂出征,奋战两月有余;疫情反复形势复杂时,一批批 “大白”走进社区、连续作战,完成了数千万人次的核酸采样。疫情大考下,你们经受了更多磨炼,付出了更多艰辛,但我相信,与困境的直面也让你们在对医学事业的反复审视和思考中,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加深了对它的热爱:爱它救人于生死的力量,更爱它无惧于生死的豪情。

2020年,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400余人逆行出征、驰援武汉

面对形势复杂的疫情,北大医护人员走进社区,支援核酸采样工作


同学们,今年是北大医学办学110周年。源远流长,北大医学人流淌在白大衣下的红色血脉奔涌不息;生命渺小,却在一代代北医人的团结奋进下愈发璀璨。在这一晃数年的求学时光里,北大医学一个世纪又十年的历史沉淀已注入你们的灵魂;在前辈的带领下,飞扬的青春也已在健康事业的建设中初绽光彩。
你们中间,人民医院的安倬玉同学荣获了国际著名血液病学会的杰出摘要成就奖,别看只是摘要,他可是这个奖项2021年度,全球5名获奖者中唯一的本科生;公共卫生学院鲁欣然同学对于刚果金儿童疫苗接种的研究,入选了世界卫生健康论坛;医学人文学院曾治同学热心科普,组织制作视频《微生物的故事》,助力疫情防控,收获上万播放量。
刚刚发言的王宇强、乔笑莹、文星喜三位同学分别回顾了大学期间参军入伍、成长为实习医生和留学生感知中国的故事。你也许能从他们的故事中看到似曾相识的自己,但老师更相信,不同的你,在这几年求学时光里,都有属于自己的经历与感动,荣耀和自豪。今天,毕业的校门已为你们敞开,不论你们选择的前路如何,老师都希望你们能坚守内心的正道,在此,我想对你们提四点期望:

王志均教授指导研究生实验

王宪教授(前排左六)和她指导的学生们


张树基教授(左)、王海燕教授(右)

首届北京大学杰出青年医师奖

屠呦呦先生在工作中

北京大学医学部“组团式”援藏
同学们,今天你们即将踏上人生的新征程,老师希望你们立志向、练本领、有情怀、敢担当,而这背后需要的是一颗平实之心的承载。它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迷于光环,不鹜于虚声。
持有平实之心,才能闯未来长远之道。才能在树家国情怀之“道”上开创前程,在修医德行仁术之“道”上治病救人,在精专业勤学习之“道”上厚积薄发,在讲奉献重实干之“道”上勇挑重担。将北医的“厚道”品格融入自己的人生,在未知世界里勇毅前行,在有限的生命里拓展人生无限可能。

同学们,记住北医是你们永远的家,欢迎你们常回家看看,在这个大学圆梦的地方,重温同窗岁月,畅享师生情谊,共叙北大医学的壮阔未来!
祝愿你们和我们110年的北医,鹏程万里,一路辉煌!
来源:北大医学部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从“抗律”到“调律” 参松养心胶囊多靶点出击守护心律
2025-07-09 -
new风咳论道·中西融通 | 风咳理论体系构建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
2025-07-08 -
new心速宁胶囊循证研究成果在第三届中西融合心脏健康大会重磅发布 新课题启动助力心血管疾病管理
2025-07-03 -
new历时16个月,散异有道·中西论道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病例演讲大赛全国总决赛闭幕!
2025-07-01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