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矫情!这种抑郁真会致癌,很多人被盯上
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乳腺增生
气一下肝气郁结 憋一天乳腺结节
与其内耗自己 不如外耗别人
是可忍孰不可忍……
最近,网络上流行的段子
你碎碎念了吗?
话糙理不糙
上面看似“生猛”的顺口溜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科学家的论证下
还真有科学依据
乳腺癌与抑郁脱不了干系
医师报讯(通讯员 王蕊 张文玥 吴玲玲)美国著名内科专家弗雷德曼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将人的性格分为A、B、C、D四型,其中D型性格的人往往会体验到更多的不愉快,包括忧伤、焦虑、紧张、压力和担心等,又被称为“致癌性格”。
因为负面的精神状态会造成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降低身体免疫能力,导致癌细胞存活几率上升。
有人还会为了缓解情绪而饮酒、抽烟或者暴饮暴食,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也增加了患癌风险。
乳腺对人体中的激素变化非常敏感,我们常说的“气出乳腺结节”,就是因为坏心情和负面情绪导致内分泌失调,扰乱了雌、孕激素比例,使得乳腺细胞增殖与分化过程可能出现异常,诱发结节形成。
当“坏心情”中的大魔王——抑郁症,遇到乳腺疾病中的大魔王——乳腺癌,那就更叫一个火上浇油了。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等。研究发现大约1/5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会经历一次抑郁发作,终生患病率约为15~18%,已经成为公认的世界第二大疾病。而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另外男同胞也不能麻痹大意,男性罹患乳腺癌虽然罕见但其恶性程度往往比女性高。
抑郁症和乳腺癌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胡少华教授和乳腺外科傅佩芬教授带领两个学科团队联合筛选病例进行比较研究,用单细胞测序去分析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和外周血细胞,发现共病抑郁症和乳腺癌的患者,在肿瘤的代谢情况、免疫反应和肿瘤微环境等方面很不一样,说明抑郁症可能会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和进展。
一旦抑郁,肿瘤细胞疯狂了,免疫系统却变“菜鸡”
首先是关于细胞代谢
如果把细胞比作一个忙碌的工厂,那么糖代谢就像是工厂的能量供应系统。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像是一个高效的大型发电站,稳定地为工厂提供强大而持续的能量。
而糖酵解则如同一个小型的应急发电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能够快速启动,为工厂提供紧急的能量支持。比如我们在剧烈运动的时候,身体来不及有氧分解葡萄糖,就会启动糖酵解(无氧)来快速产生能量,而我们常常会感到肌肉酸痛就是糖酵解的产物-乳酸在肌肉中堆积了。
早在 1920 年,科学家Warburg发现,肿瘤细胞在有氧气的情况下,糖酵解还是特别活跃。在正常情况下,工厂(机体)有序的使用大型发电站(线粒体)。但对于肿瘤细胞来说,就有点像一个陷入混乱的工厂,即使在有氧的环境下,也过度依赖小型应急发电机(糖酵解),导致整个能量供应系统处于一种异常活跃的状态。
抑郁症患者的肿瘤细胞,这种对小型应急发电机的依赖更加严重,就好像这个混乱的工厂在面临额外的压力时,更加疯狂地启动应急发电机来维持运转。已经有研究发现乳酸的异常堆积扰乱细胞内稳态,与癌症和免疫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浙大一院的这一研究再一次证实了这一观点。
另外在免疫反应方面。
研究人员分析基因模块时发现,相对一般的乳腺癌患者,抑郁症患者的肿瘤细胞里,一种叫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 I(MHC-I)的基因表达变低了。
我们可以把抗原呈递想象成一场“情报传递行动”。身体就像是一个战场,肿瘤细胞等“敌人”在不断搞破坏。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I(MHC-I)类基因就像是勇敢的情报员,它们负责收集肿瘤细胞这个“敌人”的特征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呈递给免疫系统这个“作战指挥部”。这样免疫系统就能根据这些信息派出专门的“作战部队”(如T细胞等免疫细胞)去攻击肿瘤细胞。
但是在抑郁症患者的肿瘤细胞中,这些情报员(MHC-I 类基因)变少了,作战部队(CD8T细胞和肿瘤巨噬细胞等) 受伤,既不能很好地识别敌人,又难以高效的进行组织攻击,使得肿瘤细胞逍遥法外,不断扩张。
这些新发现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理解抑郁症和乳腺癌之间的关系,对于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肿瘤细胞的代谢以及免疫反应的药物也许将成为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缓解抑郁情绪,与乳腺癌说拜拜
常言道,“心态决定一切”。 当下,人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往往不知道该怎么样处理负面情绪。其实,良好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和缓解抑郁情绪非常重要。
1.坚持适当运动。运动可以释放内啡肽,帮助释放不良情绪,减少焦虑和抑郁的发生。
2. 保持良好作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精神状态,让你元气满满。
3. 不要讳疾忌医。当发现自己情绪低落持续超过两周,影响到正常生活时,应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专业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抑郁症状。
4. 有抑郁症的女性患者,最好将乳腺B超作为常规的体检项目之一,防范乳腺癌风险。
审稿专家:胡少华、傅佩芬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10-142024
B超能诊断哪些肝脏病变
-
12-262024
心理护理在女性更年期的作用
-
12-142024
药店人必看!感冒流感季,药物怎么选? 一文教你搞懂相关药物推荐
-
11-292024
抗菌药耐药性的现状和应对
-
发现“白细胞减少”不要慌,血液科医生来帮忙
2023-11-27 -
“癌症克星”M6射波刀:杀瘤不见血,不开刀、无创伤,预后效果好
2023-07-17 -
认识麻风病健康科普知识
2023-04-26 -
医访谈|向森教授:关注乳腺癌分期,基于指南规范诊疗,减轻患者经济和心理负担
2023-07-07 -
盆腔炎症,这3个护理技巧或许能使女性受益
2023-05-23 -
胆结石的形成原因及其治疗
2023-06-05 -
家有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日常护理
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