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有力的临床科室 |从麻醉质控看学科的临床使命与发展契机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玉辉 湘雪 发自北京)在现代医疗体系中,作为临床高风险的麻醉学科,其行业规范与质量控制(质控)工作显得至关重要。1月24日,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和32个省级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以及全军麻醉和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专题工作会议上,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张惠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朱涛教授分别阐述了麻醉学科作为临床科室的质控定位、原则要求以及构建特色质控模式的重要意义与实践路径。
张惠教授
朱涛教授
自1989年原卫生部12号文件正式将麻醉学科确立为临床科室,已历经36个年头,麻醉学科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和多学科合作中不可或缺的临床科室,得到业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正如前辈嘱托,麻醉专业已经“成为有力的临床科室”。
会上,针对近期网络上出现一些“麻醉科被视为医技科室”的传言,参会麻醉学界专家们从七个方面回顾研讨了麻醉学科的数十年来接续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加明确了麻醉科作为临床科室的专业定位和质控的原则要求。参会专家凝聚了行业共识,增进了临床质控的信念。
麻醉学科质控的多重意义
张惠教授指出,麻醉学科成为首批国家质控中心,意义深远,主要体现在三个关键方面。
凸显学科关键地位。张教授强调,2011 年,国家率先成立包括麻醉专业在内的6个国家级质控中心,凸显了国家对麻醉学科安全的高度重视,标志着麻醉学科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可。
随着麻醉学科内涵不断外延,从手术室内麻醉到舒适化诊疗,从术前麻醉门诊到术后AICU,从外科微创化到内科外科化,甚至,医院各科室都和麻醉学科有着关联,或者说需要麻醉学科提供支持,麻醉学科已成为医院运行的枢纽和支撑学科,麻醉不仅关乎患者生命安全,还直接影响到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随着从麻醉学向围术期医学转变的趋势,麻醉学科在手术内外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2023年数据显示,中国麻醉手术量超9000余万例,手术室外麻醉患者超过了手术室内,这一数据凸显麻醉服务质量对患者安全的重要性。
推动标准化与规范化。张教授表示,国家麻醉质控中心成立后,积极开展调研,制定行业标准与指南,构建质控指标体系。《麻醉记录单》作为麻醉学科领域首个国家级行业标准,为麻醉工作提供了规范蓝本。2015年制定的17项国家麻醉专业质控核心指标,在2022年更新为26项,进一步提升了麻醉专业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标准化定义的质控指标还有助于各省市之间麻醉质量的横向比较,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的医疗水平差异,也有助于和国际学术界交流。通过质控促进学科高质量发展。
赋予协同发展路径。国家麻醉质控中心的成立有力推动了省、地市质控中心的发展。2018年实现省级质控中心全覆盖,目前已形成国家、省、市三级质控网络。通过纵向紧密联系与横向广泛覆盖,以协作提升麻醉医疗质量。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借助线上会议与线下督导等方式,实现全国麻醉质控工作的常态化与一体化,促进基层临床安全质控工作的提升。例如,在甘肃省质控调研中发现,通过国家级质控中心牵引,省级质控中心的督导,实现医疗资源下沉,将优质麻醉服务标准推广至基层,提高了医疗质量的均质化,减少地区间麻醉服务质量差异。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麻醉学科的地位与影响力,更通过系统的质控体系保障了患者安全,推动学科创新发展。
打造特色质控模式 提升围术期安全
朱涛教授指出,原卫生部将麻醉学科列为首批重点设置的学科意义重大。自麻醉学诞生约170年以来,虽然在绝大多数医院中已基本解决了患者的安全问题。然而,如何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同质化,特别是使各级医院的围术期安全与质量达到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乃至国际水平,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朱教授强调,麻醉学科被选为首批的重点建设学科,对提升整个围术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并提高效率与质量,以华西医院为例,医院正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设定目标,旨在有效管理围术期的不良事件。具体措施包括术前风险预测、向麻醉医生提供个体化处置方案、术中监控处理方法以及自动捕捉不良事件指标,术后则通过完善的随访系统收集并发症信息,并定期召开质控会议,运用PDCA循环工作法,不断优化管理流程。
朱涛教授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麻醉学科的质控工作可以通过上述方法形成闭环管理,从而改善医生的行为规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并且打造出具有特色的质控模式,为麻醉学科发展与患者安全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5-092025
指南制订不是“短平快”,陈耀龙详解10步标准化流程
-
new关注!第四届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启动评选!
2025-05-09 -
new以“菁”为“擎” | “络学菁英医师计划”正式启动!
2025-02-23 -
new革新高危直肠癌治疗,金晶团队在国际权威放射肿瘤年会上发出"中国好声音"
2025-05-08
-
专家来辟谣,院士齐推荐!这场健康科普大会 治好您的“体重焦虑”
2025-04-09 -
2025年医TV健康日直播计划
2025-02-10 -
成为有力的临床科室 | 拓展临床麻醉内涵,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
2025-02-06 -
朱玉龙:人工气胸辅助技术在经皮呼吸介入诊疗技术中的临床价值
2024-12-04 -
“抗癌元气站”患教系列专题报道
2024-03-11
-
展风采 砺初心 勇担当 | 首届“中青年肿瘤防治菁英”名单公示
2023-12-26 -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无管中心”正式成立!
2024-12-08 -
齐鲁医院领衔主编 《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年版)》发布
2023-04-26 -
第八届医学家年会⑫ | 山东省耳鼻喉研究所所长、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名誉院长王海波:30年倾情守护国人耳鼻喉健康
2023-04-11 -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消化论坛暨世界华人消化高峰论坛在厦门召开
2023-06-11 -
首个国产PD-L1伴随诊断产品性能表现卓越
2022-03-13 -
她是护士,也是抗美援朝战士
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