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飞教授:肾脏疾病诊断的“金指标”——肾穿刺活检术知多少?| 世界肾脏日
26岁的小李在今年2月常规体检中,尿检结果显示尿蛋白+++,于是来到武汉市第一医院肾病内科门诊,主任医师熊飞查体时发现,小李双下肢轻-中度水肿,血压高达180/100mmHg,查血白蛋白提示仅有25g/L,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4.5g/24h,熊飞主任初步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熊飞主任向患者及家属交代,需要完善肾穿刺活检术来确诊其病理类型、了解其病情进展及预后,母子俩了解到肾穿刺活检术是有创检查顿时慌了神,提出了以下疑问:这是个有创检查,非做不可吗?安全吗?具体该如何配合呢?其实很多肾友都有这个问题,今天让我们走进肾病内科,由熊飞主任向我们揭秘肾脏疾病诊断的“金指标”——肾穿刺活检术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肾穿刺活检术?
肾穿刺活检术的全称是“经皮肾穿刺活检术”,临床常用彩超引导,简单来说,就是用一根细针从肾脏中取出少量组织(约1-2厘米),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打个比方,肾穿刺就像从一本书中取出一页纸,通过分析这一页的内容,了解整本书的故事。通过这项检查,医生可以明确肾脏病变的具体类型(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等),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并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是肾脏疾病诊断、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的一种重要检查。
为什么要做肾穿刺?
由于肾脏疾病的种类繁多,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上的血液、尿液、影像学检查等都不能早期、准确评估肾脏病理改变。比如肾病综合征这个疾病,它可呈现为微小病变、膜性病变、系膜增生、肾脏淀粉样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多种病理类型,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用药选择上各不相同,IgA肾病的确诊只能靠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某些肾脏疾病比如狼疮性肾炎,在疾病发展和治疗过程中,常常出现病理类型的转化,这时可以重复肾活检以判断治疗效果及指导治疗调整。肾穿刺活检有助于对肾脏疾病进行精准诊断、指导治疗、评估预后。
哪些情况需要做肾穿刺?
并非所有肾脏疾病都需要,通常适用于以下情况:
1. 不明原因的蛋白尿或血尿:尿液检查发现蛋白尿持续存在,或血尿伴随肾功能异常。
2. 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功能突然恶化,且病因不明。
3. 慢性肾病进展快:短时间内肾功能急剧下降,需明确病因。
4. 疑似继发性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禁忌证:严重出血倾向、孤立肾(仅有一个肾脏)、重度高血压未控制、肾感染或肿瘤、有严重哮喘、咳嗽或呃逆的患者需谨慎评估。
肾穿刺安全吗?
肾穿刺是一项有创检查,但现代医学技术已将其风险控制在极低水平,操作技术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很成熟,我们通常选取位置较低便于穿刺的右肾下极为穿刺点,穿刺过程中B超探头可对穿刺针的方向、深度及所到达的位置进行实时监控,以保障活检的成功率及安全性,并不会造成肾脏严重损伤,大可不必谈“穿刺”色变,实际上,随着技术进步,肾穿刺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已低于1%,需要强调的是,这些风险与延误诊断导致的肾功能不可逆损害相比,是值得承担的“战略性风险”。目前我科每年都要完成百余例肾活检,至今尚未发生严重术后相关并发症。如果您身边遇到这样的患者,请大声告诉他“别害怕”!
重要提示
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正规医疗机构,可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肾活检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首先,在肾穿刺活检前,需要停用阿司匹林或硫酸氢氯吡格雷、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7天以上,防止肾活检术后出血。其次,肾活检前要完成血常规、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血型、凝血功能、传染病全套、肾脏超声等辅助检查。最后,肾活检前要练习躺在床上平卧位排尿,术后患者要卧床24小时,需家属陪护。
术后注意事项
1. 绝对卧床:穿刺后需平卧6-8小时,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
2. 观察尿液:若出现鲜红色血尿或腰痛加剧,需及时告知医生。
3. 避免用力:1周内勿提重物、咳嗽或排便时避免用力。
4. 饮食:多喝水促进排尿,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其他常见疑问解答
1. 穿刺会影响肾功能吗?
肾穿刺仅取约10-20个肾小球(正常肾脏有约100万个),不会影响肾功能。
2. 肾穿刺活检过程需要多长时间?
肾穿刺活检过程包括患者俯卧位→超声定位决定进针点→消毒→铺洞巾→局麻→皮肤切口→穿刺活检→标本分割。在病人积极配合的情况下,一般10分钟即可完成。
3. 肾穿刺活检后多久可正常工作?
肾活检术后需要严格卧床24小时,避免出血并发症,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术后2周就可以正常上班了。
4. 检查结果多久能出?
常规病理报告需3-5天,特殊染色或电镜检查可能需要1周。
总结
在精准医学时代,肾穿刺活检术为肾脏病患者点亮了希望之光。作为医者,我们始终秉持“该做必做,不做过度”的原则,用最微小的创伤换取最精准的诊断。在世界肾脏病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携手科学认识肾穿刺,走出认知误区,为肾脏健康保驾护航!肾脏疾病,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保健康!
附:肾穿刺病理报告实例(光镜+免疫荧光+电镜)
专家简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4-292025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八次卫生部长会议在西安举行
-
new中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成效初显,速效救心丸等中医药发挥关键作用
2025-04-28 -
new2025全民阅读大会中医药文化论坛 暨第十一届全国悦读中医推广人计划启动仪式在太原举行
2025-04-26 -
new西部七省市联动开启肿瘤防治科普矩阵 乳腺癌防治知识惠及广大群众
2025-04-27
-
专家来辟谣,院士齐推荐!这场健康科普大会 治好您的“体重焦虑”
2025-04-09 -
2025年医TV健康日直播计划
2025-02-10 -
成为有力的临床科室 | 拓展临床麻醉内涵,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
2025-02-06 -
朱玉龙:人工气胸辅助技术在经皮呼吸介入诊疗技术中的临床价值
2024-12-04 -
“抗癌元气站”患教系列专题报道
2024-03-11
-
展风采 砺初心 勇担当 | 首届“中青年肿瘤防治菁英”名单公示
2023-12-26 -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无管中心”正式成立!
2024-12-08 -
齐鲁医院领衔主编 《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年版)》发布
2023-04-26 -
第八届医学家年会⑫ | 山东省耳鼻喉研究所所长、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名誉院长王海波:30年倾情守护国人耳鼻喉健康
2023-04-11 -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消化论坛暨世界华人消化高峰论坛在厦门召开
2023-06-11 -
首个国产PD-L1伴随诊断产品性能表现卓越
2022-03-13 -
她是护士,也是抗美援朝战士
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