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PASL看乙肝治疗新趋势:双优时代扩大治疗惠及更多患者
中国是全球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但是在过去30多年里,我国通过推行疫苗接种、加强血液筛查、规范诊疗服务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在慢乙肝防治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国一般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已稳步下降至约6%,其中 5 岁以下儿童中 HBsAg 流行率已降至 0.3%[1]。近日,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在北京召开,关于慢乙肝的最新防治策略和研究进展是本次大会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与会专家表示,目前我们已经有有效性和安全性皆优的慢乙肝治疗方案,扩大治疗人群势在必行。
我国迈入乙肝防治关键阶段
“中国目前有7500万慢乙肝患者[2]每天都在与乙肝病毒抗争。如果感染乙肝病毒后长期得不到治疗,就会逐步导致肝纤维化,久而久之进展为肝硬化,甚至发展成原发性肝细胞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教授解释,慢乙肝患者的5年肝硬化发生率为12%-25%,肝硬化患者的5年肝癌发生率为6%-15%,5年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20%-23%[3],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则是慢乙肝患者的主要死因。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具体目标包括将新发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降低90%、死亡率减少65%,以及诊断率和治疗率分别达到90%和80%[4]。侯金林教授指出,“目前我国慢乙肝诊断率和治疗率仅分别为22.1%和15%[5],与实现消除肝炎目标的差距较大,筛查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是当前主要拦路虎。因此我们希望在国家大力推行筛查,扩大治疗的大背景下,每个人都能积极主动寻求检测,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早发现,早治疗。”
慢乙肝治疗适应证扩大,更多人群需要接受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提出,对于血清HBV DNA阳性者,无论谷丙转氨酶(ALT)水平高低,只要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建议抗病毒治疗:(1)有乙型肝炎肝硬化或HCC家族史;(2)年龄>30岁;(3)无创指标或肝组织学检查,提示肝脏存在明显炎症(G≥2)或纤维化(F≥2);(4)HBV相关肝外表现(如HB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等)。
“在以前,对于ALT水平正常的慢乙肝患者,我们一般都让他们先持续观察随访,不急于治疗。但是经过近几年的临床研究,我们发现应该让更多慢乙肝患者尽早启动治疗,以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风险。”侯金林教授指出,对于《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的核心在于优化治疗策略,扩大抗病毒治疗的覆盖范围。如今对于大多数慢乙肝患者来说,无论ALT(谷丙转氨酶)水平是否正常,均建议接受抗病毒治疗。
“中国在落实世界卫生组织消除乙肝目标的具体行动方面,无论是基于中国患者的研究数据,还是乙肝创新药物的选择和可及性,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侯金林教授表示,目前,我国慢乙肝治疗正朝向“全治”(treat all)前进,其核心在于提升治疗覆盖率、降低疾病相关死亡率,这是应对病毒性肝炎防控挑战的关键策略,同时也与WHO提出的“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目标高度契合,对于推动全球肝炎防治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方案再添新证,助力“双优”时代乙肝患者长期获益
对于慢乙肝来说,虽然目前尚无法实现“彻底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阻止疾病进展。侯金林教授介绍,“我们现在开始强调扩大治疗,是因为医学技术进步了,诊疗方案升级了,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提高了,国家医保报销等政策加码了。现在,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越来越多,而且大多药物能够医保报销,药物可及性和可支付性大幅提升。”
侯金林教授解释,如今的创新药物已经能长期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指南》推荐的慢乙肝一线治疗创新药物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TAF)为例,我们在中国慢乙肝患者中开展了为期8年的临床随访研究,结果显示,长期使用TAF的慢乙肝患者维持了良好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同时骨肾安全性指标变化很小。在今年的APASL大会上,我们也特别对该研究做了详细的口头报告。
“随着药物安全性的数据越来越多,可以说,现在口服的抗乙肝病毒药物是比较安全的。”侯金林教授进一步表示,“以前的抗病毒治疗就像‘雪中送炭’,只治疗那些最严重的最急迫的人群;现在,我们进入了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双优的时代,要做的便是‘锦上添花’,通过尽早接受治疗,让慢乙肝病情不再进展,让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此外,为进一步加大慢乙肝防治力度,优化临床诊疗路径成为新的抓手。侯金林教授介绍,医院应发挥中心枢纽作用,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院内数据库,规范管理潜在慢乙肝患者,形成诊断、治疗、管理的闭环。同时,医院也要与社区紧密协作,推动筛查、诊断和治疗的全流程覆盖,实现应筛尽筛、应诊尽诊、应治尽治。“我们正积极探索病毒性肝炎院内转诊模式,以解决慢乙肝患者的高漏诊率和低就诊率,提高治疗率,做好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终身管理。通过加强非感染科医护人员的教育和联动,在非感染科发现潜在的慢乙肝患者,大幅提高了 HBsAg 阳性人群的确诊和转诊率。”
“乙肝筛查非常重要,成人一生中至少应接受1次乙肝筛查。”侯金林教授最后特别提醒,如果为阴性,应尽快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而如果为阳性,应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尽早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8562951429665681802
【2】邓优, 孟彤彤, 尤红, 王宇, 贾继东. 中国乙型肝炎最新流行病学及防治进展[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25, 33(2): 115-120. DOI: 10.3760/cma.j.cn501113-20250127-00046.
【3】贾继东,魏来,侯金林,等. 《中国肝病诊疗管理规范》白皮书(节选)[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4, 30(003):197-209.
【4】https://cdafound.org/dashboard/polaris/dashboard.html
【5】世界肝炎日丨院士专家共话肝炎防治新进展,新华网,https://www.xinhuanet.com/health/20230728/92ce440b5b3342208a7857dd95f28602/c.html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4-292025
高危膀胱癌患者联合治疗方案有新突破
-
04-262025
晚期黑色素瘤一线免疫疗法有新方案
-
04-252025
晚期肾癌一线靶免联合治疗有新方案,推动临床治疗格局变革
-
new“健康体重 医者先行”主题推进活动在京举行
体重管理工作体现了“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2025-04-23
-
独辟蹊径!易俊林团队发现缩小鼻咽癌患者放疗靶区新方法
2024-03-10 -
《2023中国高脂血症诊疗现状与疾病管理调研报告》在第六届进博会发布
2023-11-07 -
传承百年创新征程,攻坚糖尿病未竟之业
2023-04-12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泛肿瘤TRK抑制剂罗圣全®在中国获批,开启个体化医疗新篇章
2022-07-29
-
聚焦世界脑健康日五大核心目标,携手同行共促脑健康,2023中国脑健康大会成功举办
2023-07-27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全球首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国发布
2023-06-12 -
县域医疗机构消化专科精准能力提升项目湖南试点启动会在长沙召开
2023-05-30 -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天,大声喊出“我要瘦”!
2016-05-17 -
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医学领域儿科、麻醉、神经病学优先增选推荐!
2023-07-27 -
长期肥胖增加食管癌和贲门癌风险
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