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半世纪 中国高血压防治精神之路
第2辑新书发布,两书共记录百余位高血压人物精神,传递科学人风范
5 月24 日,在世界高血压日主题活动上,由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医师报》共同策划和推出的《中国高血压防治追梦半世纪第二辑》新书发布会举行。该书的第一辑已于2014年发布。两本书共采访100 余位高血压防治领域相关专家,以不同于学术期刊、不同于人物传记的新形式,点滴记录了我国高血压研究与防治历史上的“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推动“科学人的风范”。
时光进入21世纪,慢性病成为全球的主要致死致残原因和影响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高血压作为心血管病的可预防、可控制的主要危险因素,虽然患者众多,病程漫长,但是预防措施、治疗药物、管理策略及其效果都有充分的研究证据,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慢性病防控的切入点。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专家学者们,积极地参与或领导了国际国内获得与高血压相关的研究证据的全过程。他们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病理过程的基础研究、新药的研发和旧药的新应用研究、诊断仪器和设备的研发、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研究、危险因素的探索和防控效果的人群研究中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可以说,我国的高血压防控研究为世界高血压防控指南提供了重要证据。
《中国高血压防治追梦半世纪》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科学文化,科学人的精神。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研成果一样弥足珍贵,是值得我们传承的珍贵文化遗产。
“这必将是历史的传承”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在这两本书籍中,刘力生教授倾注了心血和感情,在新书发布环节,刘教授难掩内心的激动,不禁落泪。“我们这一代人,生下来就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胜利后,就开始了新中国的建设。我自认为也没做出多大贡献,但是和这些同道一样,都是赤胆忠心,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去实现理想。这一代人的科学风范和精神更值得学习。”刘教授感言,在写的过程中,逐渐地受到了教育,从这些同事艰难奋斗的一生里,看到了他们可贵的精神。
常继乐指出,《高血压追梦半世纪》的出版非常有意义。前辈们在当艰苦的条件下做出了探索、打下了好的基础,实属不易。因此后辈应该学习他们科学严谨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发扬光大、传承他们的精神,为今后慢病防控开拓新的天地。
本书副主编霍勇教授在听完刘教授充满深情的话语后也非常感动。他表示,中国高血压的防治历史也是中国心血管学科发展历程的缩影。任何一门学科,没有历史就没有未来,弘扬学科精神在推动学科发展中发挥重要。“我们应该继承学科的精神,尤其是高血压防控领域。所以我希望这本书可以为我们这个工作提供精神食粮。”霍勇教授表示。
“这个时代需要深度阅读”
《医师报》执行总编辑张艳萍表示接受这项任务是光荣的使命。“4年前,我们就和刘力生教授一起讨论了此书的出版。接下这一任务,《医师报》几乎动员了全体采编人员,完成采、编、写以及和专家的互动修改。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高血压防治故事跃然纸上。我们的使命是传承与传递一种精神。
张艳萍指出,时代把我们带入了一种快速式、碎片式浅阅读时代,但作为传统媒体的记者,我们更看重深度阅读,更期望深度阅读。这两本书的出版便是最好的深度阅读。我们将通过《医师报》全媒体平台,将更多专家的精神、故事传递给更多的人。
“《医师报》将通过更多的笔墨,更好地展现与挖掘,持续关注,推动我国高血压事业的发展,将高血压防治的科学方法进行更好的传播。”张艳萍表示。
这本书代表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科学文化。
科学不只是数据、图表和结论,还有科学人的风范。当今之世,后者受冷漠,形成了功利社会。每位教授的风范是需要我们全民族传承的珍贵文化遗产,和他们的科研成果一样弥足珍贵。
★ 本书亮点 ★
第2 辑编写过程得到了更多专家的支持,记录了许多在艰苦条件下为我国高血压防治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前辈。内容涉及更广泛,包括流行病学与社区防治领域姚崇华、张新华、武阳丰等;临床高血压专科孙宁玲、李勇、郭艺芳等;相关疾病领域王海燕、林善锬、程显声等;基础医学研究领域廖玉华、俞梦孙、朱里等。有些人虽已逝去,但他们的学生通过追忆和讲述帮助记者还原了他们光辉的一生。因此第2 辑所承载的历史更加厚重。该书得到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的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8-312025
BaxHTN III期试验结果在2025 ESC年会公布,对难控制高血压患者,Baxdrostat能显著降低收缩压
-
08-302025
玛伐凯泰来自四大洲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在2025 ESC年会上公布
-
new育龄期HIV感染女性如何孕育健康宝宝?
2025-08-30 -
08-222025
从机制到临床:冠脉介入指南首推通心络开通冠脉微血管,降低再梗风险74%
-
独辟蹊径!易俊林团队发现缩小鼻咽癌患者放疗靶区新方法
2024-03-10 -
《2023中国高脂血症诊疗现状与疾病管理调研报告》在第六届进博会发布
2023-11-07 -
传承百年创新征程,攻坚糖尿病未竟之业
2023-04-12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泛肿瘤TRK抑制剂罗圣全®在中国获批,开启个体化医疗新篇章
2022-07-29
-
聚焦世界脑健康日五大核心目标,携手同行共促脑健康,2023中国脑健康大会成功举办
2023-07-27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县域医疗机构消化专科精准能力提升项目湖南试点启动会在长沙召开
2023-05-30 -
全球首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国发布
2023-06-12 -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天,大声喊出“我要瘦”!
2016-05-17 -
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医学领域儿科、麻醉、神经病学优先增选推荐!
2023-07-27 -
长期肥胖增加食管癌和贲门癌风险
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