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哲思杂想
当前位置:首页/ 人文/哲思杂想/详情

一个中医人的西医梦

时间:2015-08-20 15:32:02来源:未知作者:莫鹏 彭雪征 阅读: 110346

多彩的人生道路上,有的人选择顺从命运的安排,从一而终,而有的人却选择听从内心的呼唤,仰望高处再攀登。第二炮兵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王英无疑属于后者。

1996年7月,王英从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获得中医专业硕士学位。随后,由于成绩优异被特招到二炮总医院呼吸中医科。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她深深感到,中医的优势是机理调治疾病,却很难像西医那样及时有效地解除患者的痛苦。自那时起,一个颇具挑战的灵感在她脑海闪现:采取中西药结合的方式,提高医疗效益。

而立之年  攻读西医博士

翻看西医呼吸内科方面的书籍,王英一脸茫然。自己以前所学的中医理论与西医知识中间横亘一座高山。要想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和融合,西医知识必须从头学起。她决定报考第三军医大学呼吸内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这对已过而立之年的王英来说,挑战异常严峻。同事劝她:中医永远是优势学科,不要难为自己;家人也劝她:30不学艺,40不改行,别再折腾自己了。

君既爱之即纵情。当看到患者被病痛折磨得痛不欲生的样子,当看到患者渴求生命的眼神,爱心给王英挑战的力量。

在备考的一年时间里,王英经历了欲火般的修炼。白天照常上班,晚上女儿睡熟后开始学习功课,室内的灯光经常亮到东方破晓。她用常人难以想像的毅力,筑砌通往读博的阶梯。

2001年9月,王英终于拿到录取通知书,成为全军著名呼吸病专家钱桂生教授的博士研究生。那一刻,她喜极而泣。

走进第三军医大学,迎接她的依然是两个字:挑战。中医理论博大精深,西医知识系统精细,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直接攻读西医博士,对王英来说,除了要学习博士学位课程,还要自学西医的基础知识。

呕心沥血  翻越隔行山  

为了翻越这座“隔行的山”,在校两年间,王英几乎利用所有业余时间,通读了学校呼吸内科学及与之有关的所有馆藏书籍和数百万字的外文资料,写下2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30多篇论文心得和提纲,架起一座从中医硕士通向西医博士的桥梁。

读博士做实验是“家常便饭”,对学中医时很少做实验的王英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从事慢性哮喘的研究,她先后开展了小鼠、大鼠、豚鼠等动物的药物注射、解剖实验,每一次实验都忘记时间的流逝、忘记季节的更替,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从经验里获取数据,从数据中研究规律。

700多个日夜的寒窗苦读、冬去春来的风雨兼程,王英独立制备了大鼠的哮喘模型,并从原代细胞中培养出气道平滑肌细胞,完成的博士课题不仅填补国内空白,还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为哮喘发病机理研究及防治奠定了基础。

如今,由于王英在专业领域的不断跋涉和突出表现,她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白求恩式好医生。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 03-092024

    彰往而察来: 医学现代化时代之问

  • new总有一种精神,赓续绵延

    2024-03-04
  • 12-262022

    《自然》杂志发表臭名昭著论文之始末

    1869 年创刊的英国《自然》杂志,原是一本典型的科普杂志,后来也开始刊登学术论文,因在 20 世纪 70 年代敏锐抓住了影响因子游戏的重大机遇,得以快速跻身于世界名刊之列。不仅如此,该

  • 12-202022

    科学传播的奥秘揭示

    先哲曾言:一个科学家的所有创造,实际上就是他用以阐释这些创造的语言。回眸史册可知, 20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科学文献的数量每 15 年翻一番。随着数量的变化,文章的平均篇幅变短了,文献中的专业术语则变得越来越多。科研用语已经进入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产的时代,并且无须太在意这些学究式的写作规则。 我们知道,科学交流中的 5 个基本问题是:你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你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这些发现意味着什么?尽管许多修辞技巧是靠直觉使用的,但这些技巧都是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学习并内化而成。如果我们能把自己定位为作者,而非堆砌文字的“工匠”,通常就能通过熟能生巧地掌握写作的技巧。好的写作通常要以阅读为基础,即站在写作的角度阅读,带着批判的眼光追求质量,看哪些是值得学习并效仿的。好的交流者,能够研究并鉴别所在领域中成功表达的案例,并从中学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在专业领域,写作技艺娴熟的作者都是训练出来的,而不是天生的。写作中的见习模仿有 2 项主要活动:第一,无论何时当你阅读的时候,有意识地收集好的写作作品;第二,仔细品读精品的内容,这些作品就能内化为你的写作指南。高水平的作者经常总结或试验他们叙述的逻辑路线,从而成为那些能够判断如何讨论才能更有说服力的人。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及养成好的方法,将为科学家陈述他们的工作提供非常有力的支持。 美国独立学者蒙哥马利为我们揭示了科学传播的奥秘,并且给出如何进行高水平交流的技巧。首先,科学写作其实就是讲故事。阅读任何一篇文章的小标题,我们就可以明确地推测出该标题下所包含的内容是什么、它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