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蔚然教授遗体告别仪式今日(8月14日)在北京医院举行
8月8日,我国著名的医学家、杰出的外科专家、北京医院名誉院长吴蔚然,在走过了96个春秋后安详地离开了他兢兢业业奋斗多年的中央保健工作岗位。8月14日,吴蔚然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医院举行。
吴蔚然早在2014年4月就写下遗愿,提出“当我生命走向终结时,尊重自然规律,请不必再采用插管、透析、起搏器等创伤性治疗以拖延无意义生命。需否行遗体解剖,请医师做主决定,并恳请尽可能不开追悼会,不写生平。”
北京医院院长曾益新、党委书记王建业在该院专门赶制的纪念特刊上,写下了《精神永驻 风范长存 向保健工作者楷模吴蔚然同志学习》的文章。特刊还刊登了长篇通讯《无悔人生》,以及他的同事、学生的纪念文章。
吴蔚然的3个女儿及晚辈在特刊《送别爸爸》一文中深情地写道:“您把一生中最多的时光和精力奉献给了众多的病人,从不求回报。这些无以计数的生命和他们亲人们的人生,都因为遇到了您而增添了几许阳光。您常说,对于一个医生,病人二字代表的不仅仅是病,更重要的是人。他们或者身居高位,或者是平民百姓,或者富有,或者贫困,或者强大,或者弱小。但是在您心里,这种区别无关紧要。您不仅为病人医好身体的病痛,更给了他们以同等至高的尊重,使每一位病人感受到人生的尊严”。
著名外科学家曾宪九教授称吴蔚然的手术“可谓炉火纯青,是科学与艺术的和谐”;与吴蔚然相处20年的同事韦军民回忆老师“他已85岁高龄,我陪他到广州开会,办会方要给他买头等舱,他坚决不肯,说他坐经济舱完全可以。住酒店给他安排了较好的房间,他说太浪费,住一晚有张床、能洗澡就行了。而现在有些所谓的的大专家,讲条件,耍大牌,出去讲学、开会,没有头等舱不去,非高级酒店不住,相比之下不汗颜吗!”
告别仪式现场,白发苍苍者有之(其中还有一位98岁的老人、吴蔚然的大学同学),青年学子有之。悲痛的人们排着长队含泪送别德艺双馨、淡泊名利的吴院长,唏嘘吴氏四兄弟成为"绝唱"。
据悉,1920年11月24日出生在江苏常州的吴蔚然,先后就读于燕京大学、北平协和医学院、华西协和大学等高等学府,获得理学学士、医学博士学位。195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北京中和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工作。1973年调入北京医院,任副院长,开始了他为之奉献了大半生的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在周总理病重期间,他曾守护到最后一刻。1984年10月1日,他与邓小平同志同乘一辆检阅车出席国庆阅兵式。上世纪60年代末,他曾为毛主席做过手术……
他是原中央保健委员会委员,中央保健委员会第一、二、三届专家组副组长。他是全国劳动模范、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也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八、九、十、十一届常委。
吴蔚然同志永垂不朽!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7-042025
快治慢养 标本兼治 夏荔芪重塑前列腺疾病治疗新格局
-
07-042025
直面痛点 通络药物为心脑血管疾病临床难题提供“全新解法”
-
07-012025
筑牢用药安全网,专家把脉黄冈药事管理,共绘区域药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new新技术与伦理问题如何并驾齐驱——“脑机接口技术中的伦理挑战与法律因应”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5-06-30
-
多靶点干预重构慢病管理体系 循证助力破解微血管病变防治难题
2025-06-28 -
全周期综合管理 打出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组合拳”
2025-06-26 -
破解心血管疾病治疗难题 通络药物引领慢病防治“中国方案”
2025-06-17 -
破局前列腺疾病诊疗困局 夏荔芪胶囊开辟“治补结合”新路径
2025-06-04 -
聚焦临床痛点 筑牢前列腺疾病防治中西医结合防线
2025-06-03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