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与处理

时间:2020-07-06 10:19:44来源:未知作者:▲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郎 颖 阅读: 174973

在日常生活中,口腔颌面部损伤是常见多发病。由于颌面部皮肤组织娇嫩、肌肉组织菲薄、颌面部骨组织形态不规则,骨质薄弱,骨缝多,在外伤时特别容易受到损伤,在外力打击下经常发生骨折块移位或多发性骨折,治疗难度较大,同时口腔颌面部是人体的暴露部位,易受损伤,受伤后常造成面部的缺陷甚至毁损,导致严重身体和心理的创伤,所以需要大家小心预防和了解相关急救措施。

根据医院接诊的患者分析颌面部损伤的主要原因有:(1)车祸;(2)工地意外伤;(3)意外跌倒损伤和其它原因造成的损伤。

如果发生了颌面部损伤,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首先要评估受伤的程度,从外到内进行检查和观察。面部皮肤组织的受伤情况、是否影响呼吸、有无面部骨折,再查看口腔内部有无损伤。

第二步时止血和解除窒息的风险;

第三步是紧急初步处理后,再去医院进一步做检查和专业的处理。

颌面外伤时,最危急的是外伤时有导致窒息的危险,而这种危险必须紧急处理,因此需要普及简单的处理方法。窒息分为阻塞性窒息和吸入性窒息两类,阻塞性窒息常见有四种情况:(1)异物阻塞:血凝块、骨碎片、牙碎片及异物阻塞呼吸道;(2)组织移位:下颌骨骨折舌体向后下方移位,压迫会厌造成窒息;(3)气道狭窄:舌根和颈部在损伤后易形成血肿或反应性肿胀压迫上呼吸道而发生窒息;(4)活瓣样阻塞:受伤的黏膜盖住了咽部而引起吸气障碍;吸入性窒息时伤后患者昏迷,昏迷后直接把血液、唾液、呕吐物或异物吸气管、支气管、甚至肺泡。

针对窒息风险的急救措施是:(1)对因各种异物阻塞咽喉部窒息的患者,应立将伤者平卧,头后仰,心肺复苏时开放气道的手法开放气道,立即用手指裹上纱布掏出异物,或用塑料管吸出阻塞物,同时迅速改变患者体位,采取侧卧位或俯卧位,继续清除口鼻腔分泌物。(2)舌后坠引发的窒息,应立即将伤者的头后仰,托起下颌,插入口咽通气管,昏迷者应迅速撬开牙齿,用舌钳将舌牵向口外,打开气道后再插入口咽通气管。(3)上颌骨骨折移位及软腭下坠时,应尽快手法复位,可就地取材用夹板、木棍、筷子等,通过上颌磨牙将下坠的上颌骨托起并在头部用绷带缠绕固定好,保证气道通畅。(4)下颌骨骨折移位导致舌后坠压迫呼吸道,应到医院找专科医生行手法复位,并施行牙间结扎临时固定。(5)口咽部肿胀影响呼吸时,根据伤者的年龄和体型,安置相应型号的通气管,后续进行药物治疗。如无法安置口咽通气管的,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解决了危急生命的窒息症状,止血也是需要优先处理的,常用止血方法有:

压迫止血,有明显出血点时,可将出血部位近心端用手指压迫于附近骨骼上,暂时止血。对于没有明显出血点的片状出血,就近取用清洁的布类物品压迫止血。

包扎止血,尽快到就近的医院,先将移位的组织大致复位,在创口表面盖上无菌敷料,用绷带加压包扎。

填塞止血,在缺损或洞穿性创口处,可采用纱布填塞,外用绷带加压包扎,鼻出血在明确无脑脊液漏时,可用油纱布或碘仿纱填塞鼻道。

手术清创,有条件时直接选择清创缝合手术。

药物止血,通过前期的一系列处理后,局部用止血剂或凝血酶等药物进行后续止血处理。

同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和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