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北京医改:医生涨价啦!

北京3600家医院的攻坚战,全国人民看过来

时间:2017-07-17 14:56:34来源:未知作者:陈惠 张雨 任艺 张璐 宗俊琳 姬诗文 阅读: 132473

大家是5年前的我们

时间:4月11日  8:35

地点:北京天坛医院

【与其他医院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的挂号量下降、主治医师有所增加的情况不同,天坛医院的情况完全相反。对此姜悦解释道:“我们在5年前刚刚启动医改试点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情况,其实大家正在经历我们5年前的阶段。”】

blob.png

北京天坛医院门诊外挂起医改宣传条幅

对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以下简称天坛医院)而言,此次北京医改来得似乎并没有其他医院那么轰轰烈烈。因为早在2012年,天坛医院就作为5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之一,开启了改革之路。4月8日医改后的首个工作日,天坛医院的门诊量为6100多人次,与往日持平,并没有明显变化。

其实,对于天坛医院来说,最大的变化还是服务质量的改善和服务流程的优化。天坛医院医务处处长姜悦介绍道,虽然药品、检查费用有所下降,但这并不是带给患者最直接的感受。“因此,我们希望患者在就医过程中能够最先感受到流程的优化。通过提高患者实实在在的感受,提高大家对于医改的信心。”

天坛医院所倡导的信息化、全诊疗流程自助服务概念备受关注。从挂号、缴费、预约检查、打印检查报告等,均已可以通过自助机或微信来完成,甚至可以将化验单直接推送到患者的微信端。

作为医改先行先试单位,天坛医院在助力北京整体医改过程中做了很多工作。北京市医管局对于北京改革具有整体的统筹规划,制定了缜密的“手拉手”方案。包括天坛医院在内的5家试点医院要帮助其他22家市属医院做好平稳过渡。天坛医院的对口帮扶医院为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安定医院和北京世纪坛医院。每次举办学习班,都会有很多区县级的医院过来学习。

与普通周一没什么不同

时间:4月10日  9:05

地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我从外地过来就是想听北京专家的诊疗意见,100块的医事服务费花得值得。”】

blob.png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工作人员正在向患者介绍医改新政

对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来说,这个周一并没有什么不同。

早上9:00,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门诊大厅爆满,挂号的队伍虽长但是秩序井然,很多人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通过自助挂号机很快拿到了号。

记者注意到门诊服务中心新设了医改咨询台,各楼层的墙上都张贴有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价目表,包括医事服务费等内容。在一站式自助服务机前,多名导医人员正在帮患者讲解,指导操作。

“每个周一的早上是医院最忙的时候,因为很多外地患者周末到了北京,周一到医院就诊、复查。近几年门诊量直线上升,这也证明医院影响力在提高。因为门诊大厅空间有限,我们必须保证患者挂号效率。”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门诊助理研究员肖鑫话没说完,便给上前咨询的患者讲解微信自助挂号操作方法。

他介绍,为迎接医改后的首个就诊高峰,医院早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媒体公布北京医改后,全院职工参与,3月29日医院便提前开设了医改咨询台,为患者讲解医改新变化。

记者走访了几间诊室,发现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是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我从外地过来就是想听北京专家的治疗意见,100块的医事服务费花得值得。”

截至上午11时,门诊量已经突破2000人次,“这个数字与平时基本持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记者跟随消化肿瘤内科张小田主任门诊,到12:40她才接诊完最后一名患者。她说,因为所有患者都是预约挂号,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大变化。但是一些肿瘤诊断的检测项目价格下降不少,对患者来说是好事。

“我们医院很多癌症患者需要长期化疗,取消药品加成后,这些患者的化疗药物价格降了不少,虽然增加了医事服务费,总体上患者得到了实惠,医生积极性也高了。”张小田边走边说,午饭还没来得及吃,她马上又要开会了。

来自“医改小太阳”的温暖

时间:4月10日  8:40

地点:北京宣武医院  神经内科

【一位康复科的年轻医生说,他现在的医事服务费从以前的5元、7元,提高到了50元,他更要加把劲儿把患者的病看好。】

blob.png

患者在宣武医院自助挂号机上挂号

在依然如昨的医院人潮中,多了一些“宣武医改小太阳”的黄灿灿的色彩。除了导医台、医改咨询台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向患者解释问题之外,这些佩戴着黄色“小太阳”标牌的白大褂们更加主动地向需要帮助的患者伸出了援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以下简称宣武医院)宣传中心王蕾告诉记者,考虑到医改刚刚实施,来院就诊的患者因为以前的就医习惯、对医改新措施的陌生,遇到了有别于以往的就医情况,可能会产生焦虑情绪,医院安排了一些擅长沟通的医务工作人员,向他们宣传医改新政策、介绍医院内便民服务、帮助消除就医焦虑。

“王主任,我今天又来打扰你了,不好意思啊。”一位大爷刚走进神经内科王芬主任的诊室,就一个劲儿地说抱歉,“我自己也想在家旁边的社区医院开药,但是有两种药他们没有。”

原来,这位大爷是王芬的老病号了,家住北京通州区,距离宣武医院比较远,希望医改以后,社区医院的药品能够尽快齐备,这样,他就可以更方便地拿药了。

记者走访发现,周一上午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普通门诊就医人数达到900多人,与以往比人数有所增加。

门诊中,有仍需改善的问题,也有让人欢欣鼓舞的对话。

“王主任,我上周五没排上队,颈椎核磁缴费拍片子就拖到了今天,刚才看单子才发现,上周五还是900多块钱的检查,今天只收400多了。”小张一边拿出单子,一边兴奋地说,“这次医改让利于民了!”

王芬认为,药品阳光采购,消除了15%的药品加成,患者肯定很高兴,对于医生来说,提高了医事服务费,医生也同时获得了这个职业充分的尊重感和成就感。

这不,一位康复科年轻医生在这个周一就有了大变化。

一大早,7点多,这位医生兴致勃勃地赶到办公室,把诊室收拾得干干净净。他说,因为他现在的医事服务费从以前的5元、7元,提高到了50元,他更要加把劲儿把患者的病看好,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后患者才会再来找他看病。

把资源留给需要的人

时间:4月10日  9:35

地点: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由于北京新医改是8日凌晨启动,第1张价格单均出自急诊。据说,当打出第1张医改后的挂号单时,急诊医生纷纷拿着它合影留念:我的劳动终于涨价了!】

blob.png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特设咨询台为患者释疑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张向阳发现,此前那些只为购取简单用药的轻症患者,到急诊挂号的少了。

还有准备来急诊留观室输液的患者,向护士咨询并比较了不同级别医院的费用之后,心里掂量了一下,说:“那我还是到社区医院去吧。”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急诊拥堵,把更多资源用到真正需要紧急救助的患者身上,保证生命绿色通道的畅通。”张向阳说,从医生的角度而言,他们更希望那些看感冒发烧的患者到一二级医院,需要输液的患者拿着处方单到社区医院,真正实现双向转诊的模式。

而不同级别医院的医事服务费,也体现了对医务人员技术服务的尊重。“以前普通医生的门诊费就够买一个煎饼,现在可以买好几个煎饼啦。”虽然大家都知道不同的职业没有可比性,但总也忍不住对物价进行比较。“别说是普通医生,从前的价格对老教授而言更是不公,无法体现他们的经验和技术。”张向阳谈到。

事实上医生的收入并不完全与医事服务费直接挂钩,但是价格的改变仍然让医生们欣慰,从心底里感受到地位的提升和价值的认可。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