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大咖同行 感染前沿速递

大咖同行,感染前沿速递⑬|大剂量美罗培南成功治疗了CRE血流感染的早产儿

时间:2022-11-25 17:40:24来源:医师报作者:庞晶瑶 阅读: 219100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定义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为至少一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美罗培南、亚培胺南、厄他培南与多利培南)耐药或产生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此外,对亚胺培南天然非敏感的细菌判断为CRE需要对除亚胺培南以外的碳青霉烯类耐药[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如果抗菌药物耐药以如此之势发展下去,由耐药细菌感染导致的死亡将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成为导致全球死亡的第三位主要原因,其中以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引起的感染尤为突出[2]。2021年 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我国CRE 感染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自2007年我国浙江省首次发现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分离菌株以来,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从2005年3.0%和2.9%持续上升至2018年25.0%和26.3%,近几年虽有下降趋势,但2021年仍然在23.1%和24.4%[3]


廖红军.jpg

图片

CRE的流行对早产儿血流感染

治疗决策提出挑战


近期研究显示,CRE血流感染的全因死亡率可接近70%,耐碳青霉烯肺炎 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的死亡率更是其他肠杆菌科细菌的3倍[4]。CRE在中国NICU中检出率高,感染病死率高,具有高度传播性,但可选择的有效抗菌药物极其有限,临床医师已无法再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当做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治疗的最终有效方案。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数据显示,新生儿患者中分离到的肠杆科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从2005年的4.4%升至2017年的12.1%,较其他儿童检出率更高,且对临床常见抗菌药物耐药形势更为严峻,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5]。针对CRE主要的抗菌药物包括碳青霉烯类、头孢他定/阿维巴坦、磷霉素、多黏菌素类、氨曲南等,但这些药物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鲜有研究。CRE一旦定植和感染,清除和治疗极其困难,因此在新生儿病房内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减少CRE产生、遏制传播、降低感染率是应对CRE流行的最重要措施。


image.png


新生儿感染CRE后,治疗非常困难,可选药物极其有限、药代/药效动力学数据匮乏、最佳用药方案不确定、缺少联合用药研究等因素均给有效抗感染治疗带来巨大挑战。《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肠杆科细菌感染的防治》中指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长久以来是抗击新生儿CRE感染的最后防线。尽管CRE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但含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治疗方案仍是最主流的选择,通过增加用药剂量、延长输注时间等用药方案的调整仍可能有效。%T>MIC是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CRE感染时的重要药动药效学靶值。碳青霉烯类药物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当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40%可发挥较好的杀菌作用[6]


CRE 的流行对治疗决策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在早产儿中,CRE血流感染的最佳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仍然存在争议。有文献研究表明,抗菌药物治疗经验不足与新生儿的高死亡率直接相关。几项回顾性研究报告显示,在成年患者中,碳青霉烯类和其他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使用更高剂量的抗菌药物和/或延长输注时间的疗法可以用来治疗CRE血流感染。然而,在新生儿临床实践中仍几乎没有任何经验。那么,对于新生儿的CRE血流感染该如何应对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浓度超过MIC的 2~4倍时,对于碳青霉烯这类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而言,浓度的进一步增加不再对大多数病原体提供更快速或更大的杀伤力。相反,血药浓度高于MIC的时间占比似乎最能预测体外、体内动物以及人体暴露反应研究中的抗菌作用[7]


图片

基于模型的TDM

为早产儿CRE血流感染治疗策略提供指导


该病例报告展示了早产儿CRE血流感染治疗的成功方案,并强调了基于模型的TDM下使用大剂量美罗培南治疗的效果。作者根据P. Brian等人报道的早产儿和足月儿美罗培南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运用NONMEM 软件进行了该例患儿的药代/药效学分析。该患者在第15天给予美罗培南20 mg/kg ,q12h时 fT > MIC 约为53%,在第19天给予40 mg/kg,q12h时 fT > MIC约为72%。有文献报道,使用fT>MIC>70%(即血药浓度高于MIC的时间占比大于70%)作为药代/药效学靶值时,通过蒙特卡罗模拟计算所得,高剂量方案达标率为 99.2%。该个案中的分离株对左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敏感,但在我国新生儿中不允许使用氟喹诺酮类和慎用氨基糖苷类。在给药后0.4小时(第15天)和0.9小时(第19天)获得的样品的美罗培南浓度分别为37.9和26.6μg/ml。随后,通过大剂量美罗培南的治疗,婴儿的状况得到改善,PCT、CRP、WBC 和 PLT 水平正常以及血培养阴性[8]


CRE感染的增多是抗菌药物选择压力、耐药基因水平传播和耐药克隆菌株传播共同作用的结果。CRE一旦感染,尤其在新生儿或早产儿,抗菌药物治疗选择极其有限。本病例报告显示了早产儿CRE感染的成功方案,并强调了基于模型的TDM使用大剂量美罗培南治疗CRE血流感染的效果。患有慢性肺病、食管闭锁和先天性心脏病等潜在疾病的早产儿极易受到伤害,他们需要更精确的药物治疗以避免药物暴露不足或过量。基于模型的药物TDM方法通过整合药物浓度、个体发育因素和实验室测试结果,可以直接反映患者的药物暴露水平。新技术对抗菌治疗的好处可以确保大剂量美罗培南治疗CRE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CDC. Facility guidance for control of 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 2020-06-20. Available at:https://www.cdc.gov/hai/pdfs/cre/ cre.

Guidance.508.pdf.

[2] Beatriz Suay - García, María Teresa Pérez - Gracia. Present and Future of

Carbapenem -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 Infections[J].Antibiotics(Basel),

2019, 8(3):122.

[3] 胡付品.CHINET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2021年1.12月) [EB/OL].[2022.06.07]. https: //www.chinets.com/Document.

[4]  Seo H , L ee SC , Chung H , e , al . Clinical and microbiologicalanaly sis of risk factors for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arbapen -emr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bacteremia [ J ] . Int J Antimi -crob Agents , 2020 , 56 ( 4 ) : 106126

[5] 王冰洁等. 2016-2017年儿童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分析[J].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9, 39(8):8.

[6] 蒋思远, 曹云. 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感染的防治[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1, 28(2):6.

[7]  Andrew J. Fratoni, David P. Nicolau |, Joseph L. Kuti. A guide to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of β-lactam antibiotics.Pharmacotherapy. 2021;41:220–233.

[8]  Wu Y E ,  Xu H Y ,  Shi H Y , et al. 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Bloodstream Infection Treated Successfully With High-Dose Meropenem in a Preterm Neonate[J].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0, 11:566060.


责任编辑:李慧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