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医疗机器人
70岁的威廉·比弗身患眼疾,视线十分扭曲,就像从游乐场哈哈镜里看东西一样。最近,他在英国牛津约翰拉德克里夫医院接受了一场“神奇”的手术,他的视力正在恢复。
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神奇”手术呢?其实,比弗接受的是一场由机器人主刀的眼科手术。医生透过触控屏操作机器人,引导一根细针穿入眼球,并透过显微镜监控手术过程,将患者眼球内部厚度仅0.01毫米的薄膜剥除。
20世纪80、90年代以后,机器已经介入手术领域,成为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现在的手术已经不完全是医生亲手去做了,而是要依赖很高精尖的仪器。
目前的激光扫描和显微技术让人们能从微观层面上检查视网膜疾病,但这超出了人类手可操作的生理极限。而运用机器人系统则为眼科手术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使目前尚不能执行的手术成为可能。
今后是否会越来越多地推广机器人手术?或者,机器人手术是否会代替人类手操作的手术呢?
机器人还是不能替代医生。为什么?首先,治病不是简单的手术技巧的问题,最终决定的还是医生的临床思维,机器替代不了。机器人能帮医生做的是,比如医生经验很丰富,但因为他的年龄,或者身体疲劳,或者组织太精密了,不可能切到百分之百,这种情况下,机器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
手术机器人现在主流的应用有三大类,一类是达芬奇机器人这种在微创上完成许多复杂的手术,在医生控制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提高精细化和手术的结果。第二类是放射机器人,放射机器人更多也是精准性,可以更好地去指向病灶区域,减少这个过程中因为手抖或者瞄得不准加大放射剂量或者把健康的机理或者健康组织放射过多。在这个过程中,数据就告诉我们,这种机器人精度可以达到压毫米级,可以非常精确的指需要放射的部位,减少伤损度。第三类是辅助手术系统,通过导航设备帮助手术更精准和手术效果更好。
机器人对于医疗保健行业并不陌生。已经有大量的机器人被用于各种物理治疗中,还有一些机器人被用于帮助训练医生进行一系列治疗和手术。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7-122025
中西医结合 络病理论为慢病防治提供多元视角
-
07-122025
聚焦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中医络病理论引领中西医协同新实践
-
new注重复苏技术培训,促进新生儿健康保障体系升级
2025-07-11 -
07-092025
慢病管理的上海社区样本:中西医协同的实践范式与价值启示
-
质量控制 | 赣医大一附院成功举办2025年江西省超声诊断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专题工作会
2025-07-07 -
提高质量 健康优先丨第三届江西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培训举办
2025-07-07 -
多靶点干预重构慢病管理体系 循证助力破解微血管病变防治难题
2025-06-28 -
全周期综合管理 打出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组合拳”
2025-06-26 -
破解心血管疾病治疗难题 通络药物引领慢病防治“中国方案”
2025-06-17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