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闭环中的抉择:李文博士谈女性健康与生育智慧
在医院,看见生命的闭环
成都京东方医院的玻璃幕墙映着清晨的朝霞,产科楼层的病房自动门不断开合,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与家属的欢呼声交织;与此同时,在妇科楼层的肿瘤病房的走廊尽头,一位老人正用轮椅推着化疗的妻子缓慢前行,窗台上枯萎的百合花瓣随风飘落。
“这里几乎在不断上演着生命的相遇与告别。”李文博士的白大褂左襟绣着醒目的医院名字——四年前他加入成都京东方医院,担任妇产科主任。在他桌子醒目的位置,放着一个“医者仁心”的圆形玻璃水晶,一旁是一个卡通的医生形象,还有一瓶印着“医师节快乐”的红色可乐瓶子,“这个是去年8月19日医师节的时候医院颁发的,很有创意吧”,他乐呵呵地说。
成都京东方医院的企业文化是让李文博士发自内心的喜欢和欣赏的。在儿科楼层的文化墙上,密密麻麻地贴满了心形的心愿卡,“这里是很多准妈妈写下的,很多是对于肚子里孩子的祝愿,也有不少是对于医生辛勤付出的感谢。”更为直接的感动,则来自每天收到的新手妈妈送来的锦旗,“几乎每一天,我们都能收到类似感谢地锦旗”,李文主任不无自豪地指着文化墙上送锦旗的画面说。
不过,与这些新生命带来的快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清晰记得医院开诊第三个月接诊的病例:一名38岁卵巢早衰患者,AMH值仅0.2,却因连续三年推迟孕前检查,直到停经才就医。“她哭着问我为什么没人早点告诉她,35岁后卵巢功能会断崖式下跌。其实现代医学完全可以在更早阶段介入,通过基因筛查和生育力保存技术延缓这个过程。”
从“外来者”到“定心石”
“男妇产科医生?在数字化的医院更需要打破偏见。”李文擦拭着显微镜镜头笑道,“客观地说,在很多大的三甲医院,男妇科医生是非常常见的,而且不少还是顶梁柱。而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我是一个从事了妇产科专业将近40年的一个老军医,从事妇产科专业以后,我越来越意识到我的选择是对的,因为妇女的健康以及生育的健康,是牵涉着千家万户家庭的。”
2020年9月,李文正式加盟成都京东方医院,如今他在京东方医院组建的团队已经有50多人,门诊预约率长期稳居全院前列。
去年除夕夜,一名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突发大出血,他带领多学科团队在负压手术室奋战六小时,最终用自体血回输技术保住患者子宫。“这个手术的成功,正是学术传承与技术创新结合的典范——既要有前辈积累的止血经验,又要掌握现代血液回输技术。”
还有一个患者让他感动和记忆深刻:2023年,李文团队接诊了一位从外地过来的患者,“尽管她知道自己长了肿瘤,但整个肿瘤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包括里面储存的水,以及肿瘤自身的重量,总计有40多公斤,这个手术是我从医以来感觉难度比较大也很罕见的手术,这个病人是辗转于成都各家医院,最后选择来到了成都京东方医院。”考虑到患者肿瘤巨大、血管密布、神经交错、摘除风险极高,医院组织妇科、外科、超声、麻醉、营养、胸外、肿瘤等10多个科室联合会诊,制定了严密的手术方案及术后护理方案,决定先对肿瘤穿刺引流减小腹腔压力,再实施摘除。
最终在各方的密切配合下,经过2个半小时的努力,手术团队实施四次穿刺引流,排出2万多毫升囊液,成功切除这个巨大卵巢肿瘤,顺利将这位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
于是,李文的“人气”也不断在京东方医院提升,护士长打趣说,现在年轻妈妈们挂号时常点名要“那位手稳话少的李主任”。
在科技高地,播种生命希望
作为京东方科技集团旗下的医院,这里的妇产科诊疗体系构建起全周期防护链:从婚前的基因筛查阻断,到孕期的胎儿镜宫内治疗,再到妇科肿瘤的早筛早治。AI算法通过月经周期APP自动生成排卵模型,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基础体温波动,胚胎实验室里,第四代试管婴儿技术正在改写染色体疾病的遗传密码。
“十年前教科书里的天方夜谭,如今已成为临床常规。”李文指着培养箱中跳动的胚胎影像解释,“比如这个经过基因编辑的胚胎,我们精准切除了导致遗传性耳聋的致病基因。而那边正在进行的胎儿镜手术,医生可以通过铅笔粗细的探头,在子宫内完成先天膈疝修复。”
不过,在京东方的4年多时间,也让他看见生育焦虑的变迁,他一再强调说: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应在25-30岁。“如果有备孕受孕打算的女性,最好是在最佳生育年龄完成生育的接续。”
从医者到网友的双重使命
诊室外,李文正通过直播平台解答网友提问。镜头前的他褪去白大褂,以“啰嗦网友”的身份提醒:“第一是爱惜自己,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热爱生命。其实生命都是来自于偶然的邂逅,很多女性在结完婚以后,基本上在家里面丧失了自己的一些角色扮演,以丈夫或者以小孩作为中心,从而忽略了自身的体检。因为妇科的一些肿瘤或者一些疾病,其实只要做一些常规的体检,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妇科的宫颈癌,只要你认真爱自己、认真做常规体检,即使不幸发生了,也是能够做一些早期的诊断和治疗的”。正如他所言:“医生的价值在于让每一个生命,都能被温柔以待”。
李文医生的桌前的工作本上写着这样一句话:“生命需要闭环管理,从基因筛查到临终关怀;而女性健康更需要建立双重闭环——既要依靠医疗技术进步,更要构建自我关爱的认知体系。”此刻,产科楼层又传来新生儿的啼哭,而妇科楼层的化疗泵的滴答声依然规律作响,生命的环扣在这个空间里永恒旋转。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急救专家张玉:创建急诊ICU新模式,让“关键时刻救命” | 致敬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5-08-28 -
new与癌博弈廿五载:一位肿瘤科医生的生命守望——专访成都京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虞晓林
2025-08-27 -
new生命闭环中的抉择:李文博士谈女性健康与生育智慧
2025-08-25 -
new2025全国地铁联动主题公益巡展启动|致敬中国医师节!
2025-08-23
- “抗癌元气站”患教专题
- 咽喉无炎 健康中国有言
- 《医师报》血液专栏 | 血液肿瘤疑难病例分享
- 301呼吸论坛
- 活动专题
- 会议专题
- 2020IDSC感染年会
- 2020征文活动
- 第六届医学家峰会
- 2021CSCO指南会
-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心血管年会暨第十二届海峡心血管病高峰论坛
- “云中论道”淋巴瘤临床思维与诊疗实践研讨课
- 医师报理事会名单
- 2019医学家峰会专题
- 专题模板
- 医师报APP下载
- 中国白内障认知与治疗现状调研
- 纪录片《手术两百年》之医学大家访谈录
- 国士无双 医界丰碑
- 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主题巡展
- CGOG2021北京消化肿瘤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年会
- 第四届CSCO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学术年会暨第十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
- 2021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年会
- 2021-301呼吸高峰论坛
- 日贯长虹,镜瘦竞美
- “高光时刻——遇见CSCO2021·《医师报》官方报道”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管理论坛
- “中青年呼吸学者精英榜”推选宣传活动
- 2021中国肿瘤学大会
-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卓哮论坛直播间|共话呼吸:呼吸健康规范化诊疗全国系列会议
-
明亮眼睛 美好生活 Bright eyes Beautiful life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团队
2024-08-19 -
长海医院肝胆胰脾外科:长海有金钢 四步战“癌王” | 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⑤
2024-08-05 -
王景福:怀揣小理想,成就儿童肿瘤学科大梦想|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3-08-15 -
写给赵文召医生:最喜欢与您像朋友一样唠嗑看病丨8·19中国医师节特别策划·给医生的一封“情书”
2024-08-26 -
吴炅:每一天,每一台手术,服务好每一位患者 | 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4-08-21 -
上海九院眼科:守护“视”界 共创“睛”采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3-08-15 -
全方位个性化 守护血糖健康 | 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