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专病精治,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心的长期管理策略

时间:2025-09-08 20:27:39来源:医师报作者:欣闻 阅读: 571

“子宫内膜异位症其实就是子宫内膜‘离家出走’,去到了不应该出现的位置,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疾病。我们想要跟患者强调的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要结合生育意愿来综合考虑,而更重要的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一定要有长期管理意识,否则复发也会随之而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中心主任薛晴表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育龄期妇科疾病。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处于子宫宫腔中,但部分“离家出走”的子宫内膜可能会转移到盆腔、腹腔、卵巢甚至更远的地方。由于无法排出体外,日积月累形成包块、炎症、囊肿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部分会出现在子宫肌层中,导致子宫腺肌症。

“当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是10%-15%1,属于常见病但不是遗传病,其中以20-30岁的育龄女性最为常见。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导致女性疼痛、甚至会造成不孕。”薛晴主任表示,对于发病原因,目前还没有定论。疼痛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被识别的重要症状,除此之外基本只能靠体检发现。

先治病还是先生育?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心一站式解决

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为育龄女性高发疾病,相关数据显示,发病率达10%~15%1。在治疗方面,应该先治病还是先生育、选择自行试孕还是借助试管婴儿助孕、采用手术治疗还是药物治疗等,都是患者主要关心的内容。薛晴主任介绍,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有两条基本原则:其一,缓解疼痛,保障患者基本生活质量;其二,考量恶变可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再结合患者年龄、生育状况来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短期内存在生育需求的患者,年龄是最大的考量因素。年龄较大的患者,建议尽早完成生育,通过药物治疗营造适宜的生育环境。另外怀孕期间,孕激素显著升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基本不会进一步发展。”薛晴主任表示,已经完成生育并且后续无生育需求的女性,治疗核心以消除疾病为主。据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率为1%2,整体情况类似良性肿瘤,一般可用药观察。然而,若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形成囊肿且直径达5厘米以上,或因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神经引发盆腔痛、痛经等疼痛症状且药物无法控制时,则考虑手术治疗。

2025年7月,为强化“以疾病为中心”理念,构建整合式医疗模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批8个专病中心正式启动,子宫内膜异位症专病中心也正式成立。该中心由薛晴主任牵头,联合医学影像科、泌尿外科、胃肠外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组建。通过“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中心可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提供从诊断、治疗到生育的一站式精准医疗服务。薛晴主任曾接诊过许多饱受子宫内膜异位症困扰,而辗转多地就医求子的患者。在她看来,对于年龄偏大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与其他学科的紧密协作有助于患者获得更连贯的治疗。

微信图片_20250908103937_356_1374.jp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中心主任薛晴)

“当子宫腺肌症影响患者生育,针对这类不孕患者,我们创新了“取卵→冷冻胚胎→GnRH-a干预→人工内膜→冷冻胚胎移植的新方案,通俗来讲,就是在体外培养胚胎后再冷冻,随后注射GnRH-a,平均注射2-6个月缩小腺肌瘤,此时子宫的形态也趋于正常,再将胚胎植入。通过这种方式,患者妊娠率可达50%,活产率可达40%(中心数据)。

术后5年后复发率超50%,

长期管理是愈后关键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一生只做一次"。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方案探讨会上,许多医生都有这样的理念,这是因为尽管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复发率却较高。薛晴主任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良性疾病恶性行为”的特点,术后如果不进行药物管理,一年复发率约10%,五年就可以达到50%3,即便肉眼可见病灶清除干净,也可能仍有残留。而多次手术可能损伤卵巢功能、增加粘连风险,甚至影响生育能力。因此,不论是做完手术还是完成生育后进行长期药物管理是关键。

在薛晴主任看来,医生最高的追求应该是用最小代价换来最大的胜利,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她建议优先考虑保守治疗。如今,口服避孕药、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等多种类型的药物出现,让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有了更多选择。“尽管当下腹腔镜手术已经可以避免让子宫开刀,但不开刀的情况肯定对患者是伤害最小的,如果必须手术,对已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我们也想告诉他们手术也并非‘一劳永逸’。术后一定要有长期管理的健康意识,按时遵医嘱服药,随访是预防复发的基本。”

为了帮助患者做好长期管理,薛晴主任领衔的子宫内膜异位专病中心还建立了完善的随访管理体系,为每一位患者建立详细的病历档案,定期进行电话回访或门诊复查。薛晴主任表示,“我们希望通过长期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复发。当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不仅需要耐心也要有恒心,培养患者长期管理的意识也尤为关键。”

参考文献

[1]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与设想[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08):33-35.

[2]刘思萌,赵德利.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为相关卵巢癌的MRI诊断现状及研究进展[J].磁共振成像,2024,15(11):221-226.

[3]彭超,周应芳.复发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管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2,38(5):491-495

文末信息:若您想了解更多有关疾病知识的信息,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07-2027-CN-NON-110798


责任编辑:张晶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