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感染诊治的 挑战和希望
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器官移植、胸腹等大手术增加,以及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推广,多重耐药菌(MDR)感染,特别是广泛耐药菌(XDR)和泛耐药菌(PDR),已成为临床医生所面临的日益严重且迫待解决的问题。
在XDR和PDR治疗上,首先需尽可能获取病原学依据,将经验性治疗转为目标性治疗。多耐药阳性球菌的治疗药物主要有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达托霉素等,部分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还可使用替加环素。
当肠杆菌科为可能病原体时,根据中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如患者无产ESBLs危险因素,可给予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治疗;如患者为胆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腹腔感染及肝脓肿等局部感染,若未继发重症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可首选高剂量复合制剂,对重症感染及疗效不佳患者给予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推荐复合制剂、头霉素类及拉氧头孢类。
对于MDR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建议采用以抗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联合的方案治疗;碳青霉烯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药敏结果显示,多黏菌素、替加环素、磷霉素和阿米卡星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联合治疗优于单药治疗。
需注意的是,国外有文献报道血培养的阳性率低,且近1/3存在污染;同时铜绿假单孢菌等非发酵菌即使经过有效的抗感染治疗,仍可能在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后8 d在肺内分离到。因此,即使获得阳性培养结果,仍要注意判断该病原菌为定植、感染或污染,以免过度治疗。
对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如是否存在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其次采用防污染毛刷、肺泡灌洗液及气管内吸出物定量培养等方法获取病原学结果,减少污染;另外,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生物标志物也可作为判断是否为细菌性感染的指标。
最后,由于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及经验积累,且药品说明更新相对滞后,必要时可根据2015年《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调整抗生素用法用量及适应证,以获得最佳临床疗效。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心脏守卫战:通心络的多维循证与中西医融合之道
2025-09-22 -
new络病学说引领创新中药突破 带来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新范式
2025-09-22 -
new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迎来中西医融合新方案
2025-09-22 -
new传承经典·尊崇金方·中西协同·用好名药—— 经典方药儿童湿证相关病症全程诊疗体系与健康管理规范建设课题正式启动
2025-09-22
-
第十一届医学家年会(2026)系列荣誉评选细则
2025-09-17 -
慢病负担待解 中西协同破局
2025-09-17 -
全新一代Y型聚乙二醇长效生长激素面世,助力“小竹笋”节节高
2025-08-18 -
络病理论指导 为慢病防治注入中西医结合新动能
2025-08-27 -
中西融合 为心脑血管健康赋能
2025-08-26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