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癌症中心陈万青教授联合美国癌症学会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2013年在我国癌症死亡患者中,近半数男性和超1/3女性死亡是由可改变的因素所致,如吸烟、二手烟、饮酒、营养、超重、缺乏身体活动及感染等。(Ann Oncol. 7月4日在线版)
癌症是中国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每年约有430万例新发病例和280万死亡病例。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过量的卡路里摄入和缺乏锻炼),今后几十年的负担预计还会增加。
研究者利用全国调查和癌症登记数据估计吸烟、二手烟、饮酒、低水果/蔬菜摄入量、超重、缺乏身体活动及感染引起的癌症病例及死亡人数。
研究发现,2013年因上述风险因素导致男性癌症死亡人数为77 179人(52%),女性死亡人数为283 130人(35%)。而由这些因素导致的癌症病例数分别为男952 520人(47%)、女442 650人(28%)。不考虑性别因素,2013年我国癌症死亡人数中近100万人(约99.6万人),也就是近一半的癌症死亡人数和138万癌症患病数(39%)均归因于这些风险因素。
按照风险因素分层,影响男性癌症死亡人数的前三位因素是吸烟(26%),乙型肝炎(HBV)感染(12%)和低水果/蔬菜摄入量(7%)。而HBV感染(7%),低水果/蔬菜摄入量(6%)和二手烟暴露(5%)则为女性患者死亡人数做贡献的前三位风险因素(图1)。
研究者表示,分析没有包括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因此,可能低估了归因于可改变风险因素的癌症数量,特别是使用煤炭进行烹饪和取暖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这是导致女性患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研究提示,通过公共卫生措施干预,消除或减少这些危险因素可以减少中国的癌症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