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7-11-30 总第527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7-11-30 总第527期
返回上层

总第527期

发布时间:2017-11-30

新闻

标题导航

我国居民健康素养仍处于较低水平

发布时间:2017-11-30来源:《医师报》作者:凤凤  阅读: 730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近日,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2016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国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1.6%,较2015年提高了1.33%。(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官网.11月21日)

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1.58%,较2008年的6.48%增长了5.1%,较2015年的10.25%提高1.33%,继续保持稳定上升趋势(图1)。

知识、行为和技能方面,国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24.0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9.79%,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5.57%。

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方面,国民安全与急救素养46.00%、科学健康观素养36.18%、健康信息素养19.13%、传染病防治素养16.38%、基本医疗素养12.76%和慢性病防治素养11.48%,均较2015年有不同程度提升(图2)。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发现和解决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blob.png

访谈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会长郭树彬告诉《医师报》记者,自《“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全社会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百姓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国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上升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最好验证。

“结果显示,国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仍较低,城乡、地区、人群间发展不均衡,人民群众对各类健康问题的认识水平不均衡;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提升较慢。”郭树彬说,“健康和医疗息息相关。作为行业协会,积极倡导医生做科研的同时,加强科普宣教,并将科普文章和作品作为考核手段。”

他指出,目前以两种方式进行科普,一是面向公众的科普宣教;二是三甲医院向下级医院及基层传播前沿科研成果和技术。二者相互促进,对提高全国医疗水平和健康素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他进一步强调,“在进行有组织、有规模、有计划的科普的同时,也应强调专业性和权威性,避免错误科普或以商业为目的的科普,此外,也希望更多的医务人员参与到科普事业中,为我国健康素养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