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用一本好书 妩媚春光

时间:2018-03-15 15:10:49来源:未知作者:宗俊琳 阅读: 83036

“中国医界好书”读书会

主办:医师报社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健康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工作部

协办: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学人文杂志、健康报社、中国医学论坛报、腾讯健康、新浪健康、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image.png

医师报讯(记者 宗俊琳)早春三月,乍暖还寒,北京大学医学院那些“冬眠”的柳枝正悄悄吐出新芽,小草裹着泥土的芳香钻出了地面。“几处早莺争暖树”,“草色遥看近却无”。一草一木似乎都在奋力绽放“春”的生命姿态。一场读书活动也正悄悄将“春”的明媚收藏进北医课堂,伴着书香,沁入心脾,清欢煦暖。

image.png

“春光无限好,正是读书好时节!用一本好书,妩媚春光,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3月10日,由医师报社、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健康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工作部主办,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等多家单位协办的第一期“2018中国医界好书读书会”,在王红漫教授的“健康与社会发展经典导读”课堂举行,《医师报》社常务副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回忆起2017年报社的第一场“医界好书读书会”也是在这样相似的春天、也是在北医举办的情景,禁不住感慨:“历史是这样的巧合!”

image.png

与往期不同,本次活动听众有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共计100多名北医学子参与,并在活动的互动环节展开了热烈讨论,为读书会增添了一份北医特有的“独立思考”与“探索追问”的精神元素和学术色彩。

image.png

本期特邀荐读人、已是89岁高龄、北京医院心内科教授曾昭耆来到现场,“我现在是一个退休的老头儿了!因为有这么多同学,所以我特别愿意来讲一讲那些年的那些事儿,我的老师们传承给我的财富,我也希望给你们传下去!”

曾教授饱含深情地回望从医传记《漫漫从医路》的难忘记忆,分享了一生之中学医、行医的亲身感悟和珍贵思考。慈蔼亲和的态度、幽默风趣的语言、穿越时光淬炼而娓娓道来的为“医”处世之道,赢得了现场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和欢笑。

image.png

作为本期读书会轮值会长、特邀荐读人,王红漫教授思想活跃、自带学者光芒,带领着同学们通过现场朗读、分享读后感、问题探讨等灵活多样的读书形式,将《大国卫生之道》一书中涉及的我国城乡统筹全民医保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药供给等实证研究、政策建议及我国个性化健康发展的战略思考、哲学思辨,更为亲切、有趣地呈现出来。无形之中,流露出自己的一份工作心得、一份著书情怀。

她说,大国卫生之道,在于心,亦在于行,道之所至,有我对天地之心的一份追随,对往圣之学的一份崇敬,还有对生民之命的一份牵挂。

image.png

在活动接近尾声时,《医师报》社社长王雁鹏说,“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历届读书会所没有的学术氛围,要感谢北医的老师们和同学们对读书会的爱惜与支持!也更加激励报社继续将这样的公益性活动举办下去,为更多的医师们送去医界好书丰盛的思想和暖心的温度。”

image.png

曾昭耆:谁是你的好老师

【讲述】

坐在讲台上,曾老神情宁静,囧囧有神的眼睛透露出生命的沉淀和睿智——

我遇到过许多可谓老师的上级医生,但其中令人难忘和感激不尽的却正是当时最“害怕”的严师。毕业后遇到的第一位老师是著名的内科学和热带病学专家应元岳教授。他对我印象比较好,但在工作和学习上又似乎永远对我不满意。

从查房到各种学术活动,只要他在场,只要有讨论的机会,几乎总要点我的名,让我首先发言。我一说完,他马上站起来严肃地提出质问、反驳,并要我继续讨论,直到我完全没有可说的。第二天一见面就问:“念书了吗?你现在再说说看。”那几年,教授总是不依不饶地揪住我不放,没有让我过上几天轻松的日子。

“谁是你的好老师”这个问题有时难以分清。他可能就是你现在讨厌的、害怕的,甚至有点恨的那位老师。过了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后回想起来才明白,原来他就是对你帮助最大的好老师。

广义上的“老师”还包括医技科室的医生、技师和技术员、护士。

从另一角度看,每位患者或许也是你的老师。患者作为疾病和各种诊治手段的承受者,他们的症状、治疗体验都是极其重要的第一手材料。

王红漫:卫生之道 更在卫生之外

【读书感悟】

《大国卫生之道》一书分为三个部分:道之弁、道之通、道之广。当我读完,结合自己曾经挂职地方卫生局副局长的经历,以及2016年寒暑假的社会调研实践,深感王红漫教授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大国卫生发展的前瞻性。当然,前提是要有扎实、全面、多角度的实证积累和广博的知识面,才能了解到整个大国卫生的宏观面,了解到前沿发展态势。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研究生 尹宇孚

想来,能够拜读《大国卫生之道》一书,即属偶然,也为必然。偶然在于,读此书的契机为撰写文章时参考问卷数据,有幸详读和探究;必然在于,做为准备攻读健康与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学生,此书是我国医疗卫生保障领域学习的重要参考文献。

从每一节标题前的四字总结、研究方法和样本量以及测算方法的细致讲述,到通篇对医疗卫生保障议题阐述之前的问卷发放、现场访谈,都令我感觉在专业求学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 杨乐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