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缺铁性贫血儿童的护理与干预

时间:2020-01-16 10:00:00来源:未知作者: 姚翠 阅读: 104691

缺铁性 贫血在我国儿童的比率非常高,是一种常被家长疏忽了的常见病。但由于在患病初期以及轻度贫血时(现在大多数患儿都是轻度),从外观和行为表现上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因此而易被家长忽略。经常是在做体检化验或是贫血程度较重时才被发现,然而缺铁性贫血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长期贫血的孩子会个子矮小、体力差,智力和情绪也会受影响,因此专家提醒家长们要充分给予关注。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贫血类型。通常由于人体内缺乏铁元素,血红蛋白合成就会减少,从而导致贫血。人体中铁元素可以参与组成血红蛋白,而血红蛋白也有着它的作用,它主要是负责输送氧气。如果人体一旦缺乏铁元素,血红蛋白就不能正常合成,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就不能正常携带氧气,人体所需的氧气含量就会不足,进而出现一系列贫血的症状,如气短、身体乏力等。缺铁性贫血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非常大,如果儿童长期贫血,就会出现个子矮小、身体素质差等情况,同时智力以及心理情绪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如果家长发现儿童贫血,不要盲目自作主张进行药物补铁,可能会延误病情。应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进行贫血检查。尤其是婴儿,由于年纪太小各项身体器官尚未发育完全,盲目补铁危害很大,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儿童为什么会缺铁

铁摄入不足 母亲在怀孕的后几个月,如果铁摄入量不够,或者宝宝早产等都会影响婴儿体内的铁含量,导致婴儿体内铁含量不足。婴儿由于从母体中会携带一定的铁元素,此时的孩子一般不用补充铁。但在第四个月以后,婴儿体内的铁元素储备就会基本耗尽,此时如果没有及时对婴儿补充含铁的乳制品,婴儿就会缺铁。足月的婴儿在出生后的第4个月后就需要补充铁,不足月的婴儿出生第二个月就需要补充铁。

铁需求增加 这种情况在婴幼儿和青少年身上比较常见,他们对铁元素的需求会比其他人多一些,因而要注意及时补充,防患于未然。

铁流失 一些慢性失血会造成体内铁元素大量流失,如体内有寄生虫,就会造成长期少量失血。

儿童不良的饮食习惯 不少家长由于对营养知识并不是很了解,在平时的饮食上也不会下功夫研究,不注意均衡膳食搭配,这样会造成儿童铁元素缺乏。此外,由于家庭的宠溺,不少孩子在吃饭时会出现挑食、偏食的现象,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造成儿童营养不均衡。

缺铁性贫血如何护理和预防

多吃铁含量丰富的食物 儿童容易患缺铁性贫血,家长应注意及时为孩子补充铁元素,引导孩子多吃一些铁含量丰富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做到营养均衡。一些铁含量丰富的食物,如海鲜、绿叶蔬菜、蛋类、动物肝脏等。同时,也可以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番茄、西兰花等,这些食物可以有效促进人体吸收铁元素。

使用铁制烹饪器具 传统的炊具,一般多以铁制为主,在做饭时使用铁锅、铁铲等炊具,锅铲上的一些铁屑会渗入食物中,形成一种可溶性盐,促进人体吸收,从而能够给人体补充铁元素。因而,家长在家中做饭时,也要尽可能优先使用铁制烹饪炊具。

药物补充 前两种护理方法都是针对一些轻度贫血儿童,通过合理饮食一般能改善和控制病情,而对于中度或重度的缺铁性贫血儿童而言,药物补充是最好的选择。但同时也要进行食补,在此基础上再服用亚铁类药物、胃酶片、维生素C片等药物。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