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战“疫” 国家诊疗方案实时更新
这个冬天,我们遭遇了一场灾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患病人数超SARS,武汉等城市封城,各地采均取各种限制措施 限制人群流动,以最大的防控力度阻隔病毒的传染。 这个冬天,我们见证了中国速度,火神山医院10天建成, 现已接纳第一批病患。 这个冬天,数千医护人员驰援武汉,以血肉之躯铸就成“健 康”的长城。 这个冬天,无数科学家、医学家夜以继日,不停钻研,想 要攻克难关。 庆幸的是,自疫情发生以来,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 炎诊疗方案及各类防护指南第一时间发布,为很多医护人员吃了 一颗定心丸,让我们对这个“敌人”有了更多的了解。
首个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出炉
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新 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第一版)》, 内容涵盖老年人防控指南、儿童 防控指南、学生防控指南、幼儿 园(或学校)防控指南、养老院 防控指南、办公场所防控指南、 交通工具防控指南、公共场所防 控指南、居家隔离防控指南等几 大方面。 由于老人和儿童是需重点防 控的特殊人群,我们摘录了两者 的防控指南要点。
特殊人群防控指南·老人篇
1.确保老人掌握预防新型冠 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个人防护措 施、手卫生要求、卫生和健康习 惯,避免共用个人物品,注意通 风,落实消毒措施。倡导老人养 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
2.老人出现发热、咳嗽、 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 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 肉酸痛等可疑症状时,应采取 以下措施:
(1)自我隔离,避免与其 他人员近距离接触。
(2)由医护人员对其健康 状况进行评估,视病情状况送至 医疗机构就诊,送医途中应佩戴 医用外科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 共交通工具。
(3)曾与可疑症状者有无有效防护的密切接触者,应立即 登记,并进行医学观察。
(4)减少不必要的聚会、聚 餐等群体性活动,不安排集中用餐。
(5)若出现可疑症状的老 人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 肺炎,其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 天医学观察。病人离开后(如住 院、死亡等),应及时对住所进 行终末消毒。具体消毒方式由当 地疾控机构的专业人员或具有资 质的第三方操作或指导。没有消 毒前,该住所不建议使用。
特殊人群防控指南·儿童篇
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不参 加聚会。 2. 外出一定要戴上口罩,记 得提醒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戴好 口罩。 3. 作息规律,健康饮食。饭 前便后认真洗手。在家多和爸爸、 妈妈一起做做体育运动。 4. 从现在起,养成打喷嚏或 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嘴巴、 鼻子的习惯。 5.如果有发烧、生病的情况, 一定要配合爸爸、妈妈及时去医 院就医。
因地制宜,15天诊疗指南三版更新!
指南与诊疗方案时间轴
1 月 12 日,WHO 发布针 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第一 版指南。1 月 20 日,WHO 发 布《疑似 nCoV 感染者家庭护 理和接触者管理指南》。 1 月 21 日,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救治 医疗专家结合临床第一手资料 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 快速指南(第一版)》,目前 已为第三版。 1月21日,华中科技大 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专 家组发布《武汉协和医院处置 201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策略及 说明》,1 月 30 日,北京协和 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诊治专家组制订 2019-nCoV 感染的肺炎诊疗建议方案。 1 月 30 日,中国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发布《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 1 月 31 日,浙江大学医学 院附属儿童医院发布《儿童新 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指 南》。这是全国首部针对儿童 的新型肺炎诊疗指南。 疫情发生后,国家卫生健 康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 疗方案》试行、试行第二版。 2020 年 1 月 22 日,国家 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 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三版)》。 2020 年 1 月 27 日,国家 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 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四版)》。 2020 年 2 月 5 日,《新型 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五版)》发布。 重点介绍试行第五版。
病原学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 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 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 多形性,直径 60-140nm。其 基 因 特 征 与 SARSr-CoV 和 MERSr-CoV 有明显区别。目 前研究显示与蝙蝠 SARS 样冠 状病毒(bat-SL-CoVZC45) 同源性达85%以上。对冠状 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 SARS-CoV 和 MERS-CoV 的研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 敏感,56℃ 30 分钟、乙醚、 75% 乙醇、含氯消毒剂等脂溶
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 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 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 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经呼 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 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 播途径尚待明确。人群普遍易感。
临床特点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 查,潜伏期 1-14 天,多为 3-7 天。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 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 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 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 吸困难和 / 或低氧血症,严重 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 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 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 障碍等。值得注意的是重症、 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 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 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 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 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 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儿童 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杨一红:急诊科院前院内衔接 打通生命“最后一公里” | 高端访谈
急救的每一分钟都关乎生死,我们要用科技打通生命通道的“最后一公里”。
2025-05-13 -
new潘曙明教授:完善法律 保障医患共同权益 | 高端访谈
潘曙明教授深入剖析了急诊医学面临的伦理法律挑战及学科未来发展路径。
2025-05-13 -
new燕宪亮教授:急诊医学人才培养的破局之道 | 高端访谈
燕宪亮教授深入剖析当前急诊医学人才培养的现状、挑战与创新实践。
2025-05-13 -
new【现场直击】又一例!视频急救指导成功!
2025-05-12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