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 新建议新策略决战“毒魔”
2019年底到2020年初新旧交替的日子,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 都是值得铭记的。全国都笼罩在Sarbe病毒亚属、正冠状病毒亚科的 一种新型病毒带来的风暴之中。这次病毒大流行与SARS的手足无措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次疫情中科研人员对疾病鉴别和研究中的精准 和高效。短时间内确定致病病原体、完成基因组序列检测,快速响应 制定系列指南、有潜力药物筛选等,这一切都是医生、疾控专家和科 学家为疾病治愈和预防进行的卓有成效努力。不同于感染病例,新增 治愈病例更多地是给了我们无尽的希望,我们应该更关注出院病例带 来的治疗经验和启示。
病毒发现及诊断建议
高福院士领衔发《新英格兰 医学杂志》上文章指出,2019年 12月29日,武汉地区医院运用“不 明原因肺炎”监测机制,发现了 最早报告的4个病例。该监测机 制是在 2003 年暴发严重急性呼吸 系统综合征(SARS)疫情后建立, 目的是尽早发现新型病原体。
临床症状
1月24日,北京中日友好医 院曹彬教授领衔在《柳叶刀》杂志 发文指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常见症状为发烧、干咳、 呼吸困难和肺CT的双侧毛玻璃状 样变。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 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 显发热。 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 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感染途径
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所长
在《自然》杂志发文证实,病毒通 过ACE 2受体进入宿主细胞。该受 体存在于人眼中,肺泡上皮细胞和 小肠上皮细胞的ACE 2蛋白表达水 平很高,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病毒 是下呼吸道疾病,有些患者出现腹 泻症状。石正丽团队指出,最有可 能的病毒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 仍需进一步研究其他传播途径。而 根据疫情披露,接触传播、粪便传 播等都有相应感染案例。
诊断方式
出现症状患者结合流行病学 史和临床表现,确定是否为疑似 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 学证据之一者即可确诊: (1)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 RT-PCR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阳性;
(2)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 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 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抗病毒新希望
化学药物中,最引人注目 的要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 究所和吉利德科学联合注册的瑞 德西韦临床试验。瑞德西韦也是 使首例美国治愈患者病情缓解的 药物;盐酸氨溴索,被认为可能 可以通过与 ACE2 受体结合,从 而抑制病毒,目前相关研究团队 正与武汉的医院联系,计划开 展队列研究;武汉病毒研究所药 物筛选证实,几种药物对 2019nCoV 有较好抑制作用,其中包 括氯喹、瑞德西韦和利托那韦。 2019-nCoV 疫苗,中国工 程院院士、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 成员李兰娟院士透露,目前已分 离到 8 株病毒,其中有几株非常 适合做疫苗。但制备疫苗要有个 过程,拿到疫苗株需要一个半 月,之后还需要一个半月的审批过程。总的至少3个月甚至更长。 目前,全球至少六家正在针对武 汉肺炎病毒研发疫苗或药物。 血清疗法,康复者血浆捐献 并非是一个新话题,1月31日 上午,国家科技部下发了《关于 请协助采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 复者血液样本的函》。军事科学 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院 士认为,在缺乏疫苗和特效药的 前提下,康复患者的血浆将是临 床特异性治疗最可及的资源。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文 章表示,在 2019-nCoV 肺炎的 治疗中,血清疗法针对重症患者 可能是行之有效的缓解病程的手 段,老药新用是当下治疗 2019nCoV 感染者的捷径,这些措施 均需在实际临床中检验具体效果 以便后续大规模推广。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建议
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 毒治疗方法,主要的治疗方式是 对症和支持治疗,依靠患者免疫 力杀灭病毒。指南推荐:可试用 α-干扰素雾化吸入、洛匹那韦/ 利托那韦或可加用利巴韦林静脉 注射。要注意洛匹那韦/利托那 韦相关腹泻、恶心、呕吐、肝功 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同时要注意 和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盲 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 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关于居家隔离
1 月 24 日,华中科技大学 附属协和医院专家组副组长、 急诊科主任张劲农教授,感染 新冠肺炎在家里治愈,他呼吁: 轻症患者在家隔离,比去医院 更安全。但 “居家隔离”前提 应该是真正有效的、无传染的 隔离,普通民众应该很难实现。 武汉早期提倡实行“居家 隔离”主要原因是住院条件不 允许、不安全,这显然并非最 优措施,随着火神山和雷神山 医院的启用,相信集中隔离也 有条件实现。
重症治疗
存在基础病的患者重症率 和死亡率偏高,治疗原则: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防治 并发症,治疗基础疾病,预防 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 支持。
中药治疗
中医药无论是对于2003 年的 SARS 还是今年的新型冠 状病毒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治 疗方式。也被各《指南》收入。 2月3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南楼一病区8名确诊患者出院, 这是首批以中医药或中西医结 合方式治愈出院的患者。 2月3日,在湖北召开的 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专场新闻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专 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介 绍:1. 对新型肺炎的中度病人、 轻度病人,经过中药治疗容易 痊愈,中度病人向重症转化明 显减少;2. 对重度、危重度病 人,可以稳定血氧饱和度、改 善呼吸困难,有一定辅助治疗 作用;3. 对恢复期病人,虽然 没有传染性可以出院的,后期 这段用中药治疗,避免一些后 遗症。张伯礼院士说,从以上 这几个方面都体现了中医药一 些优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 法是个好办法。
各类型患者治疗经验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 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 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量有 关。如果一次接触大量病毒,即 使免疫功能正常,也可能患病。 对于免疫功能较差者,例 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 功能障碍人群,病情进展相对 更快、严重程度更高,而很多 免疫功能正常人群,感染以后 因为严重的炎症反应,可能导 致 ARDS 或脓毒症表现,也不 能掉以轻心。 对于妊娠感染者,用药时, 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需关注。 目前尚无足够数据证实 2019nCoV 感染有没有母胎传播风 险。如果孕妇确诊,需要医生 综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包括孕 周、疾病严重程度,以保证孕 妇的安全为前提,联合传染病、 重症 ICU、新生儿科的医生共 同讨论,到底是继续妊娠还是 终止妊娠。 儿童感染,目前最小感染 月龄为新生30 h确诊,浙江 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发布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 炎诊疗指南》可提供临床指导。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杨一红:急诊科院前院内衔接 打通生命“最后一公里” | 高端访谈
急救的每一分钟都关乎生死,我们要用科技打通生命通道的“最后一公里”。
2025-05-13 -
new潘曙明教授:完善法律 保障医患共同权益 | 高端访谈
潘曙明教授深入剖析了急诊医学面临的伦理法律挑战及学科未来发展路径。
2025-05-13 -
new燕宪亮教授:急诊医学人才培养的破局之道 | 高端访谈
燕宪亮教授深入剖析当前急诊医学人才培养的现状、挑战与创新实践。
2025-05-13 -
new【现场直击】又一例!视频急救指导成功!
2025-05-12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