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李凌江:三“信”三“和” 减压六步做起来

时间:2021-02-06 15:37:06来源:未知作者:昕亚 裘佳 阅读: 111598

新型肺炎心理讲堂

blob.png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住院患者、居家隔离人 员、一线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情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当一个群体或个人面临公共突发事件时,精神上或大或小 都会出现一些压力,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精神方面的压力过大, 就会损害到我们的健康,需要进行调节和干预。”中华医学会精 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李凌江教授表 示,如何正视这些压力,积极应对,对建立起自己的健康免疫力 十分重要,也是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的重要保障。

50%以上的人一生都会碰到一次引起强大精神压力的事件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类似 此次肺炎疫情这样能导致精神创 伤的事件经常发生。美国20多 年前的一项流行病学数据显示: 50%以上的人一生中都会碰到一 次能引起强大精神压力的事件。” 李教授表示,人类面临强大 精神压力或精神创伤性事件时, 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巨大变化, 这是一个最基本、最常见、最基 础的反映。

从生理上来说,一个人受到 巨大精神创伤后,体内某些激素 较平时分泌更多,肌肉紧张,心 跳加快,血液凝固机制亢奋。同时, 为保证血液及时供应大脑,消化系 统活动暂时受抑制,体内储存的糖 和脂肪释放到血液里供量。因此, 人如果长时间处于非常亢奋状态, 高血压、糖尿病、卒中、胃肠道 疾病等心身疾病就会陆续出现。 此外,为应对外界压力,人

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思维活动 都非常敏感,注意力高度集中。 面对危险时,人体处于兴奋状态, 就可能产生一些恐惧,为了保护 自己,还可能出现一些攻击行为。 还有人为可能会伤害自己来缓解 这种紧张恐惧。如果这种精神活 动长期持续下去,就会出现一些 精神方面的疾病,如长期处于逃 避、封闭或攻击行为状态,从而 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 

从三“信”三“和”入手进行心理调节的自助与互助

李教授表示,从精神医学角 度调整个人在此次疫情过程中压 力过大问题,可以从三个“信”—— 信息、信念、信心和三个“和”—— 身体状态和谐、心理状态和谐、 人与人状态和谐入手。 获取适量、权威、科学的信 息  无知者无畏,但像这样的严重 传染病发生时,我们不可能达到 完全不知的状态。当我们对一件 事情似懂非懂、模模糊糊时,人 就容易焦虑。因此,我们一定要 了解信息,且这些信息一定要具 备权威性和科学性。同时信息量 要适当,大量信息容易引起焦虑。 信念和希望在,未来就在  我 们的生活中有阳光、有狂风暴雨, 有春暖花开、也有年冬腊月,有健 康的时候、也有生病的时候,这都

是很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要意识到 这是自己的一部分,承担起自己的 责任,而不是把这份责任怨天尤人, 怪政府、怪医生、怪社会。同时理 性地看待困难和问题,永远充满 希望,充满力量地去面对困难和 问题,“办法永远比问题多”。 相信科学、相信集体、相信 政府  自信心对一个人非常重要。 我们要相信科学、相信集体、相 信政府,只有保持这种信任,我 们才有可能战胜疫情。 规律生活  适度运动  李教授 表示,无论是在第一线,还是在 家里面,规律的生活状态非常重 要。对于普通大众,一定要睡好觉、 吃好饭,室内适当运动对于提高 人的正面情绪非常有益。同时, 适应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尽快调

整出自己的工作生活日程。人精 力的持续性是有限的,对于抗疫 一线的医务人员,政策制定者要 做好轮换休整的安排。 宣泄负面情绪、保持正性情 绪,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  首先要 认识到,有负性情绪是一种正常 的情绪反应。当有负性情绪时你 可以选择去一些封闭的房间里哭 一哭,还可以和人倾诉,团队间 互相交流等,都是很有效的宣泄 方式。此外,还可集中精力投入 到工作中,也可以实现焦虑、抑 郁情绪的宣泄。人处在一个正性 情绪上,其免疫系统都会提高。 抱团取暖  效果更佳  团队、 亲属、战友间相互交流经验,相 互关心非常重要。抱头痛哭的效 果肯定比默默流泪要好。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