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代 儿科因“冷”求“变”
2020年1~2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在疫情中承担防控重任,以往的正常运行模式颠覆式打破,最为直接的影响是患者数量减少,其中儿科尤甚。
儿科整体遇“冷”
疫情时期儿科整体医疗情况表现为“五少”:就诊人数急剧减少;感染性疾病减少;呼吸系统疾病减少;大型医院患者数量减少;床位使用率减少。以湖南省人民医院为例,该院为三甲综合性公立医院,儿科为医院传统优势学科,是医院的“热门”科室,拥有9个单元近500张床位,该院儿科2~3月累计门急诊量下降85.59%,住院人次下降82.32%。以往长期一床难求的爆满儿科遇冷,诊疗量断崖式萎缩。
医疗刚需骤“降”
疫情期间减少外出和人员聚集,大家都戴上了口罩,学校停课,孩子们大多“宅家”,相互交叉感染的机会少了,家长们居家期间对孩子的照顾更为精心,儿童患者普通就医需求大量减少。疫情期间,“疫情”成为“国情”,所有人都极为关注并主动学习新冠肺炎相关的科普知识,形成了更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由于交通管控等因素,常见病、多发病患儿就医首选居住地附近的医疗机构,因此特别是城市大型医院外埠患者比例明显降低,加上“互联网医院”异军突起,这些都改变了以往的就诊模式。
主动作为求“变”
从过去的感染性疾病等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火爆到现在的遇冷,充分说明感染可防可控,预防为主始终是儿童健康最重要的。因此,儿科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但也是发展机遇,需要我们不断地转变思路,对工作重点方向和发展模式做出必要的调整和适应。
第一,要落实儿科分级诊疗制度,积极推动儿科优质资源辐射并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促进儿科的临床服务结构更趋合理,真正实现“小病在基层,重大疑难到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分布。第二,要促进儿童健康服务去中心化,着力建设区域性儿科医疗机构,统一信息平台、实现区域资源共享,提升基层儿科医疗服务能力。第三,顺应互联网医疗发展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技术等信息技术,优化儿科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儿科服务效率。第四,发展儿科专科化之路,要与国际接轨,立足各个专科、亚专业的发展,以专科化带动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国疫情防控转为常态化。儿科要主动作为,强化“战时”和“平时”的两手准备,做好平战结合,以适应“复学复课”可能出现的儿童就医“井喷”,不断优化就医流程,打造安全就医环境,建立规范、有效、持续的发热门诊,确保儿科正常运转。湖南省将通过全省儿科质量控制中心、湖南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开展省、市、县三级儿科发展现状调研,进一步全面了解儿科“家底”,掌握制约瓶颈,摸清发展短板,以探讨儿科未来之“变”与“不变”,促进儿科健康持续发展。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现场直击】“别慌,跟我做”——6个月婴儿憋气命悬一线 天津120调度员“云守护”化险为夷
2025-05-21 -
new首位互联网退休医生与30秒接诊时代的双向奔赴 | 医者故事
2025-05-20 -
new杨一红:急诊科院前院内衔接 打通生命“最后一公里” | 高端访谈
急救的每一分钟都关乎生死,我们要用科技打通生命通道的“最后一公里”。
2025-05-13 -
new潘曙明教授:完善法律 保障医患共同权益 | 高端访谈
潘曙明教授深入剖析了急诊医学面临的伦理法律挑战及学科未来发展路径。
2025-05-13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