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疫情时代 儿科因“冷”求“变”

时间:2020-06-15 14:24:51来源:未知作者: 湖南省卫健委副主任、湖南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会长 祝益民 阅读: 120394

2020年1~2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在疫情中承担防控重任,以往的正常运行模式颠覆式打破,最为直接的影响是患者数量减少,其中儿科尤甚。

儿科整体遇“冷”

疫情时期儿科整体医疗情况表现为“五少”:就诊人数急剧减少;感染性疾病减少;呼吸系统疾病减少;大型医院患者数量减少;床位使用率减少。以湖南省人民医院为例,该院为三甲综合性公立医院,儿科为医院传统优势学科,是医院的“热门”科室,拥有9个单元近500张床位,该院儿科2~3月累计门急诊量下降85.59%,住院人次下降82.32%。以往长期一床难求的爆满儿科遇冷,诊疗量断崖式萎缩。

医疗刚需骤“降”

疫情期间减少外出和人员聚集,大家都戴上了口罩,学校停课,孩子们大多“宅家”,相互交叉感染的机会少了,家长们居家期间对孩子的照顾更为精心,儿童患者普通就医需求大量减少。疫情期间,“疫情”成为“国情”,所有人都极为关注并主动学习新冠肺炎相关的科普知识,形成了更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由于交通管控等因素,常见病、多发病患儿就医首选居住地附近的医疗机构,因此特别是城市大型医院外埠患者比例明显降低,加上“互联网医院”异军突起,这些都改变了以往的就诊模式。

主动作为求“变”

从过去的感染性疾病等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火爆到现在的遇冷,充分说明感染可防可控,预防为主始终是儿童健康最重要的。因此,儿科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但也是发展机遇,需要我们不断地转变思路,对工作重点方向和发展模式做出必要的调整和适应。

第一,要落实儿科分级诊疗制度,积极推动儿科优质资源辐射并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促进儿科的临床服务结构更趋合理,真正实现“小病在基层,重大疑难到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分布。第二,要促进儿童健康服务去中心化,着力建设区域性儿科医疗机构,统一信息平台、实现区域资源共享,提升基层儿科医疗服务能力。第三,顺应互联网医疗发展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技术等信息技术,优化儿科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儿科服务效率。第四,发展儿科专科化之路,要与国际接轨,立足各个专科、亚专业的发展,以专科化带动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国疫情防控转为常态化。儿科要主动作为,强化“战时”和“平时”的两手准备,做好平战结合,以适应“复学复课”可能出现的儿童就医“井喷”,不断优化就医流程,打造安全就医环境,建立规范、有效、持续的发热门诊,确保儿科正常运转。湖南省将通过全省儿科质量控制中心、湖南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开展省、市、县三级儿科发展现状调研,进一步全面了解儿科“家底”,掌握制约瓶颈,摸清发展短板,以探讨儿科未来之“变”与“不变”,促进儿科健康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