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验方法
全球慢性肝炎病毒携带者在数亿人以上,亚太地区是病毒性肝炎特别是慢性乙型肝炎高发区。人们应主动了解慢性肝炎标志物及其检验方法,以便在检验时可以正确解读,主动配合临床医生的治疗工作,保证相关病症的及时诊断、治疗。
肝炎病毒标志物代表的是患者体内肝炎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等)感染情况,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患病程度,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关于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验,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肝炎病毒标志物有五类
根据肝炎病毒类型的差异,其对应的标志物也具有一定差异,具体如下: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可以从基因分型及突变核酸检测、病毒抗原检测等方面入手,确定标志物。现有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主要为HBsAg(分泌性包膜蛋白)、HbcAg(病毒核心蛋白)、HBeAg(病毒核心蛋白)。其中分泌性包膜蛋白与肝组织中总HBV-DNA、cccDNA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而病毒核心蛋白是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中C区基因编码的非结构性分泌蛋白,越早发生病毒核心蛋白转换、病毒核心蛋白阳性期越短的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缓解几率越高。
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主要为抗HAV-IgM(血清学标志,早期即可阳性并持续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抗HAV-IgG(2个月或3个月到达高峰,持续终身,为保护性抗体)。其中前者为早期诊断甲型肝炎的最简单便捷、稳定的近期感染诊断标志。
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主要包括抗HCV-IgG、抗HCV-IgM及丙肝病毒RNA等。其中抗HCV-IgG、抗HCV-IgM是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多在两个月到六个月或者十二个月左右出现,且多数患者表现为一过性乙肝病毒感染,不可将其作为丙肝感染诊断排除指标。一般在抗HCV-IgM、抗HCV-IgG表现为阳性时分别表示现症感染、既往感染;而丙肝病毒RNA为阳性时,则表明病毒处于感染、复制状态。
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为抗HDV-IgG、HDV-Ag、抗HDV-IgM及丁型病毒RNA等。其中HDAg出现时间最早,可以作为丁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的直接证据,而HDV-IgG、RNA则可作为现症感染的直接证据。
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包括抗HEV-IgG、抗HEV-IgM,后者可以作为戊型肝炎近期感染诊断标志,但部分患者在患病期间不会出现上述病毒,因此,两者均无法作为排除病毒感染的标志。
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验方法
定量检测 定量检测主要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或者特定仪器,对肝炎病毒含量及核酸序列进行定量检测,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以动态反应抗病毒治疗应答情况及疾病自然过程。当前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定量检测敏感度在每ml/0.005IU,采用新的线性HBsAg检测定量系统可以更加快速、准确的进行献血源筛选、临床隐匿性肝炎诊断、原发性肝癌发病监测。
定性检测 定性检测主要是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国产乙肝金标法,简单、快速、明确的告知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肝炎病毒表面抗体、表面抗原,成本较低。但灵敏度不足,也无法进行疗效的动态观察及评价,若标本浓度较低,极易出现漏诊情况。
半定量检测 半定量检测方法主要是利用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微粒化学发光法,将测得的光密度结果、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或表面抗体)进行对比,比值结果与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或表面抗体)值成正比。具有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的特点,可以大致反应肝炎病毒情况。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现场直击】“别慌,跟我做”——6个月婴儿憋气命悬一线 天津120调度员“云守护”化险为夷
2025-05-21 -
new首位互联网退休医生与30秒接诊时代的双向奔赴 | 医者故事
2025-05-20 -
new杨一红:急诊科院前院内衔接 打通生命“最后一公里” | 高端访谈
急救的每一分钟都关乎生死,我们要用科技打通生命通道的“最后一公里”。
2025-05-13 -
new潘曙明教授:完善法律 保障医患共同权益 | 高端访谈
潘曙明教授深入剖析了急诊医学面临的伦理法律挑战及学科未来发展路径。
2025-05-13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