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食管裂孔疝的诊治方法

时间:2020-11-12 13:50:48来源:未知作者:张学贵 阅读: 115795

人体的胸腔和腹腔由膈肌分隔开,食管穿越膈肌由胸腔进入腹腔,穿越的通道即为食管裂孔。因腹腔压力比胸腔高,尤其体胖且肌肉薄弱的人,腹腔内压过高时,腹腔内脏就可能从食管裂孔进入胸腔,这就是食管裂孔疝。

此病是慢性隐匿起病,在欧美是一种比较常见疾病,国内发病率稍低但有增长趋势。随着年龄增加,因肥胖、腹水、长期咳嗽、便秘、膈肌外伤或者手术等因素导致发病率会有所上升。5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较高。

食管裂孔疝的常见病因

大部分食管裂孔疝是后天因素引起的,少数患者是因先天因素(短食管等)导致的。基本病因包括妊娠、腹水、长期咳嗽、便秘、膈肌外伤或者手术等因素,使得腹腔内压升高,食管裂孔处肌肉薄弱,腹腔内组织或脏器单个或多个、部分或全部疝入胸腔,造成组织脏器功能失调,甚至压迫胸腔脏器。造成不同程度的症状和功能障碍,依据严重程度分为四型。绝大部分属于第一型,此型暂无需手术干预,但需注意生活行为调理,长期随访复查。第二、三、四型逐渐严重,需手术治疗。

食管裂孔疝的常见症状

第一型食管裂孔疝,患者一般无症状,或者在饱腹平卧、弯腰劳动时出现轻微返酸烧心感,站、坐后缓解。随分型上升,常见典型的胃食管返流症状:如返酸、打嗝、胸骨后痛、咽部灼痛,甚至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剑突下或者上腹痛等症状,情况更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心慌气短、呼吸困难、呕血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治疗,必要时急诊手术,解除器官和组织梗阻和压迫,避免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损伤。

食管裂孔疝的治疗方法

绝大部分的此病患者系第一型食管裂孔疝,一般无症状,或仅有返酸、打嗝、咽部灼痛的轻微症状,此情况可通过饮食生活行为习惯改变缓解。或者使用药物治疗,常见药物有:(1)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奥美拉唑”胶囊或者片为代表的质子泵抑制剂,和以“雷尼替丁”为代表的H2受体拮抗剂;(2)胃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枸橼酸铋;(3)胃肠动力药:如吗丁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可增加胃肠正向蠕动,促进排空,从而减少返流。

上述治疗措施使用后仍无缓解,需就医治疗。一旦当出现吞咽困难、胸痛、腹痛、恶心、呕吐症状时,说明病情较严重,需立即前往医院诊治。医生会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决定是否继续采用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先将移位的组织和器官回归正常位置,然后修补或加强膈肌和食管裂孔的薄弱环节;最后将腹腔脏器固定于腹腔,约束其移位,防止逆流。

第二、三、四型食管裂孔疝是需要手术治疗的。如果服用药物后,患者症状依然没有缓解,建议采用择期手术治疗,若是发生消化道梗阻、出血等情况时,需急诊手术治疗。

食管裂孔成形修补术。术中将进入胸腔的组织回置腹腔,对食管裂孔进行修补,恢复到正常状态,将食管下段与裂孔缝合固定,在手术中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要加行胃底折叠术、膈肌下胃固定术。目前手术多经腹部实施,可开腹手术,也可经腹腔镜手术。具体手术方式取决于医生就患者身体状况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能力的评估而定,以及医生对术中可能情况的遇见性,结合技术的熟练程度而定,患者方有选择权。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