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保标准要和循证医学接轨
随着CT功能的进步及AI肺结节扫描的日渐成熟,肺结节的早期检出率日益提高。在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同时,几乎100%灵敏的AI肺结节扫描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我曾经碰到一个患者,拿着我们医院2020年一张CT单,上面写着“发现实性多发肺结节,与2019年相仿,AI检出”。然而,2019年没有用AI的CT单上却写着“CT无明显异常”。他试探性地问我,他在这两次CT之间买的健康险是否还有用,因为保险合同明文规定肺结节是“免责范围”,也就是说,万一保险公司认为他之前就有或“理应知道自己有”肺结节,保险公司可以理直气壮地拒赔。但事实是2019年没有用上AI的时候,医生和患者本人都不知道自己有结节。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后怕:其一,万一该患者最后被保险公司拒赔,会不会迁怒于医院未经患者同意,使用了AI肺结节软件呢?其二,以后要不要所有用AI软件扫描的都加一句“可能会影响商业健康险的购买或理赔”呢?其三,患者会不会要求医院修改报告结果甚至大闹医院呢?
不久前,马云在上海一次金融会议上发表了“名言名句”,意图脱离金融机构的监管,用大数据和AI自我约束,结果是四部委联合约谈和暂停蚂蚁金服IPO上市。我们国家需要营造统一、公平、公开、规范的市场监管环境,线上和线下的健康险和重疾险管理也是如此。
目前保险公司制定的“免责范围”过于宽泛,宽泛到就像科研论文的“排除标准”一样,不随着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更新,而是以保险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为标准。虽然保险公司会有医学顾问来处理专业问题,但据我了解,医学顾问的奖金和理赔金额“负相关”。今年的新冠疫情医保全额报销,国家医保已经力不从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健康险本来恰逢其时,大有可为。但现在不要说老百姓,连医务人员也很难完全理解健康险的免责条款。可以说,现在的商业保险,不仅以商业理由保密,而且缺乏卫健委或者医院专业人士的参与和监管。
如果商业健康险要异军突起,真正起到国家医保的补充作用,覆盖13亿人民,首先要做到的是拆除其目前存在的“壁垒”,标准制定要和循证医学接轨,达成真正的保险公司和参保人的共赢,甚至可以承担一部分医学科普作用,从而共同促进国家全民健康战略的达成。毕竟全民健康意识越强,健康保险覆盖面越广,医保的压力、每个家庭的压力才会越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杨一红:急诊科院前院内衔接 打通生命“最后一公里” | 高端访谈
急救的每一分钟都关乎生死,我们要用科技打通生命通道的“最后一公里”。
2025-05-13 -
new潘曙明教授:完善法律 保障医患共同权益 | 高端访谈
潘曙明教授深入剖析了急诊医学面临的伦理法律挑战及学科未来发展路径。
2025-05-13 -
new燕宪亮教授:急诊医学人才培养的破局之道 | 高端访谈
燕宪亮教授深入剖析当前急诊医学人才培养的现状、挑战与创新实践。
2025-05-13 -
new【现场直击】又一例!视频急救指导成功!
2025-05-12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