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 中科院中关村医院的特殊“拜年礼物”
“我们项目组全体工作人员谨以此阶段总结,给各位科学家和领导们拜年了!祝大家在虎年里每个人血压都正常平稳,身体健康生龙活虎,科研事业如虎添翼,生活工作虎虎生威!”
“@所有人,新的一年里,还请各位科学家和领导们多多关注自己的血压,争取本项目血压控制100%都达标!”
……
2月2日,大年初二,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百名科研骨干心血管健康管理专属服务”项目组给百名科学家、骨干科研人员发去9个月的血压监测总结,送去虎年祝福。
血压检测数据统计
创新的“血压码”
“百名科研骨干心血管健康管理专属服务”项目是中科院的“3H”工程之一,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联合开展,旨在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就医不方便、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突发等痛点,解决骨干科研人员后顾之忧、保障科学家安心研究。
该项目专职医师团队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北京海淀区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业务副院长、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潘明康带领下的心血管内科及高血压专业8名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高年资主治医师组成,专属服务的平台是基于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物联网标识和异构解析技术,按照“人—机—物”全联的理念,创新性推出“血压码”,选用康康医疗级可穿戴物联网家庭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设备+互联网诊疗平台,打通中关村医院院内、院外血压数据和服务,从而实现“医—患—械”的实时互联,达到医护人员的服务与科学家们心脑血管健康紧密实时相连(简称“心血相连“)的效果。
潘明康带领的专职医师团队
该项目于2021年4月试点启动,包含多名院士在内的100名中科院科研骨干入组。
9个多月来,10万余次血压数据监测分析,326次触达提醒,208次医患沟通,221份动态报告(平均每人超过2次),16次总体数据统计。
经过项目组的努力,科学家们对以高血压为主的心脑血管健康防控依从性极大提高,整体血压控制达标率也由9个月前的36%提升并稳定至88%,远超全国总体血压控制达标率16.9%的平均水平。在跟踪管理过程中,共发现62例高风险的骨干科学家,其中院士3人,他们的心血管病风险全部得到有效后续的治疗,消除了疾病突发的隐患。
达标率曲线图
真正的健康“守门人”
科学家Z研究员收到潘明康医生的回访时,正因跟腱断裂住院治疗,因打石膏测血压不方便就疏忽了血压的监测。
在潘明康医生的提醒下,Z研究员老师又继续测量血压。测了一周后再次收到了潘明康医生的提醒短信:“Z老师好:你的血压太高了,最高达到189/116mmHg,很危险,必须到我们心血管内科或智慧高血压诊室调整治疗方案!潘明康”
Z研究员第二天上午到达中关村医院科学家骨干人员绿色通道专家门诊,潘明康医生立即给他加挂一个优先号(中关村医院对绿通门诊科学家实行减免70元专家诊疗费),仔细诊疗后开具个体化精准的治疗方案,Z研究员就诊后当天血压下降到安全范围,几天后很快血压恢复并保持正常。
“通过这五天的联合用药降压,血压水平已经脱离了危险期,由极高危水平降至为中低危水平。请继续监测血压,估计本周来可把现在吃的两种药剂量各减周末。”
潘明康医生不时叮嘱。
血压数据实时上传、医患双方在线沟通、医院门诊绿色通道,科技创新推动医疗发展,让健康有了真正的“守门人”。
心血相连的守护
高血压日咨询服务
“大夫,我近来多次鼻子流血,不知道和血压有没有关系?”“请问您鼻出血的时候血压什么情况?是很高吗?如果没有这个情况,可能还要去看看耳鼻喉科排除局部情况。”
不到半小时,N老师就收到了主管医生的在线回复,不仅消除了心中的疑虑,也得到了正确的就医建议。
考虑到年迈的科学家手机使用不熟练的问题,项目组更是设立了专属医助,定时查看血压数据,指导使用,提醒测量。
“最近您血压波动较大,建议您加强血压监测。”项目组的医生们常常在百忙之中给签约的科学家打电话询问最近情况,叮嘱测量血压。这些科学家大多年龄比较大而子女又因疫情和工作不在身边。
潘明康说,中关村医院承担着中科院在京26个科研院所、近200名院士、20000多名科学家的健康所托,保护好“国宝级”科学家是中关村医院的使命和责任。“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带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行动起来,关注血压,护卫心脑血管健康,更好地为实现我们国家科技强国和中国梦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现场直击】“别慌,跟我做”——6个月婴儿憋气命悬一线 天津120调度员“云守护”化险为夷
2025-05-21 -
new首位互联网退休医生与30秒接诊时代的双向奔赴 | 医者故事
2025-05-20 -
new杨一红:急诊科院前院内衔接 打通生命“最后一公里” | 高端访谈
急救的每一分钟都关乎生死,我们要用科技打通生命通道的“最后一公里”。
2025-05-13 -
new潘曙明教授:完善法律 保障医患共同权益 | 高端访谈
潘曙明教授深入剖析了急诊医学面临的伦理法律挑战及学科未来发展路径。
2025-05-13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