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专家访谈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专家访谈/详情

胰肠吻合口狭窄所致胰腺炎的内镜治疗

时间:2017-07-17 12:17:16来源:未知作者:王雪峰 阅读: 117502

blob.png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成熟,消化道术后复杂困难的内镜诊治也成为可能。2009年至今,笔者中心共诊治BillrothⅠ、BillrothⅡ、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胆肠吻合术等各种消化道重建患者300余例,也是国内开展消化道术后ERCP病例数最大的中心之一。

内镜下对狭窄的胰肠吻合口进行扩张导管、球囊扩张或胰管支架置入,甚至胰管结石的取出,同样可达到解除胰管梗阻的目的。相对传统手术更微创、患者恢复更快、可重复且不增加后续治疗难度,特别适合于一般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内镜下治疗胰肠吻合口狭窄的困难包括进镜、寻找胰肠吻合口、胰管插管和治疗的困难。胰十二指肠切除造成的复杂消化道重建、腹腔内粘连、肠腔成角等原因,使进镜相对困难,且约5%的患者可能出现肠腔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胰肠吻合口的位置和形态相对于胆肠吻合口更多变,胰肠重建时套入式还是胰管对黏膜吻合、端-侧还是端-端吻合等吻合的方式将极大地影响内镜下胰肠吻合口的位置和形态。另外,胰肠吻合口相对更小,又易被肠黏膜覆盖,更难寻找。文献报道,胰肠吻合口单纯内镜下正确辨识仅8%~33%,可改用十二指肠侧视镜、加用玻璃帽、螺旋CT辅助定位等方法提高胰肠吻合口的辨识率。

内镜超声引导下对接技术通过多普勒超声避开血管后跨壁穿刺进入主胰管,行胰管造影明确导丝及支架置入的通道。通过胰肠吻合口置入导丝后,移开超声内镜,用其他内镜进人到胰肠吻合口处。利用活检钳或套圈将导丝拉出套管后,对胰肠吻合口进行扩张,再逆行置入塑料支架。利用这种方法无需在内镜下寻找胰肠吻合口即可提高诊治成功率,但63.6%患者易出现胰瘘、胰腺炎、胰周脓肿、出血等并发症。

胰肠吻合口与胰腺实质相连,内镜下对狭窄的胰肠吻合口进行球囊扩张相对安全,一般不会发生穿孔。内镜下单纯扩张导管、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均可有效解决胰肠吻合口狭窄,但球囊扩张后易引起一过性吻合口水肿诱发胰腺炎。因此,对于单纯球囊扩张的患者,结合鼻胰管或支架引流更安全。

笔者团队在多学科合作基础上,利用单气囊小肠镜辅助ERCP行胰肠吻合口扩张和胰管支架置入术(图2)成功治疗多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因胰肠吻合口狭窄导致胰腺炎反复发作的病例。

患者术前年平均发生反复发生胰腺炎6~14次,通过胰肠吻合口扩张、胰管支架置入。小肠镜辅助ERCP随访7~25个月,平均随访14.7个月,患者饮食均基本恢复正常人饮食,术后6个月复查腹部CT提示胰管扩张均消失,仅1例患者术后6个月发生急性胰腺炎1次,经保守治疗好转,其他患者均无急性胰腺炎的复发。

blob.png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