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罗地网”到 4K,腹腔镜发展助力妇科微创
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裘佳)“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妇科手术以开腹手术为主,腹腔镜手术相对较少,最初的腹腔镜只能做一些简单手术。那时只有一个单极电凝钳,真正的监视器只有一台,另一个‘监视器’是电视改装的,设备之间的连接线在脚下和上方挂得到处都是,可以用‘天罗地网’来形容。单极钳做功时,视野里都是烟。光源比较暗,成像系统也不清晰。因设备器械不足,操作技巧也还不成熟,做一台最简单的腹腔镜通液手术或轻微粘连手术差不多得两个小时。”这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宫腔镜诊治中心副主任黄晓武教授刚接触腹腔镜时的直观感受。1996年师从夏恩兰教授,黄晓武教授如今已是国内妇科微创和宫、腹腔镜手术的知名专家。黄教授告诉记者,随着科技的进步,腔镜画质的改变、能量平台的进步以及医生技术的提升,如今宫、腹腔镜手术已是一台常规手术,妇科手术90%以上都能用宫、腹腔镜手术微创完成,创伤越来越小,给患者最好的治疗。
腔镜设备与技术发展的 30 年
黄教授接触腔镜是在20世纪90年代,那时的腔镜设备普遍繁琐且价格昂贵。“只有在大型三甲医院可能有腹腔镜,县级医院是不可能有的。”到2000年后,肉眼可见图像画质越来越清晰,现在的4K超高清影像系统等同于开腹的手术视野,清晰放大的画面甚至更优于开腹的手术视野。像奥林巴斯的影像系统也在不断发展进步,黄教授记得从2000年初标清腹腔镜上市到高清再到4K 超高清腹腔镜,经过了十多年技术的更新迭代,清晰度大大提升。
“4K超高清腹腔镜是现在的主流,画质的清晰度为术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黄教授介绍,现在监视器可以用55寸大屏,画质依然非常清晰,可以帮助医生完成更加精准的手术。同时过去因为监视器屏幕小,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时,身体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时间长了就会出现颈肩、背部疼痛等职业病。4K超高清腹腔镜的到来帮助医生解决了这个问题。且随着CMOS成像系统的引入,成本更低,价格更合理,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享受到这样的全新成像系统,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
除了设备的进步,医生的整体理念和手术技巧也有了快速发展。黄教授表示,夏恩兰教授从1992年就致力于开办宫腹腔镜培训班,邀请国际最知名的宫腹腔镜专家分享前沿进展,同时也率先开展了演示手术的转播,推动了国内宫腹腔镜技术的发展。
“2006年,在我们医院转播手术的国际会议会场上,我有幸作为一助和来自意大利的教授一起上台手术,第一次见识到了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整片切除法,干净利落。那次转播后,全国各地的医生都开始尝试做这种盆腔淋巴结整片切除。”黄教授表示,腹腔镜诊治技术中国开展的相对国外稍晚,但进步非常快,现在国内在技巧上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涌现出很多技艺高超的医生。
扎实基础 迎接新时代
黄教授表示,内镜技术仍在不断发展,未来机器人腹腔镜手术可能会引领时代。“我经常跟年轻医生说,你们赶上好时代了,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手术,不会出现肩颈痛腰背痛这么多问题,3D视野下可进行更精细的操作,机械臂360°转动,更方便操作、更精细。尽管如此,加强培训,打好基本功仍十分重要。”黄教授表示,目前主流还是4K和高清腹腔镜,都是在二维视野下操作,需做好培训,勤加训练。掌握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技巧也非常关键。如腹腔镜手术转开腹时,需要有应对能力,也要注意开腹手术的经历和培训。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CSID 2024大咖专访】王贵强教授:科学防控流感,守护你我健康
2024-12-13 -
new【CSID2024 大咖专访】谢青教授:流感季抗病毒,科学用药是关键
2024-12-13 -
new孟文勃:ERCP技术进入崭新时代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技术进步,ERCP 技术已从一种诊断手段发展成为集疾病诊断和微创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诊断到治疗、从胆系到胰腺、从技术应用到并发症预防、从质控到培训的发展进程。
2024-11-04 -
10-292024
多维度建设 共探重症医学发展模式
如何建设好这样一个富有朝气且极其重要的学科?在第15届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年会暨中国危重病医学大会上,《医师报》邀请多位专家就各自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特色和经验带来分享。
-
孟文勃:ERCP技术进入崭新时代
2024-11-04 -
多维度建设 共探重症医学发展模式
2024-10-29 -
以整体观看重症医学“大学科”建设
2024-10-21 -
林海滨:医院管理离不开超前思维和务实精神
2024-04-03 -
胡兵:AI辅助消化道疾病诊疗正当时
2024-02-26
-
2023大咖秀现场 | 褚倩教授:肺癌治疗理念不断更迭,以患者为中心贯穿诊疗全程
2023-06-28 -
从“天罗地网”到 4K,腹腔镜发展助力妇科微创
2023-07-12 -
微创之声|“一台手术切胃癌肠癌,两种术式用微创解疑难”烟台山医院胃肠外科“双镜合璧”完成一例无切口胃癌+直肠癌NOSES根治术
2023-06-28 -
进展&亮点 | 董丹凤教授:晚期乳腺癌治疗“乘风破浪”,新进展为患者“纾忧解困”
2023-08-01 -
靶向治疗破解卵巢癌复发困境,“手术+化疗+维持治疗”全新治疗模式延长患者生存期
2023-07-18 -
疫情防控新阶段,如何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专家有几点提醒
2023-01-19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团队:一个科室能治愈的患者总是有限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