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说说肿瘤那些事儿 | 赵亚新教授:规范筛查与治疗,助力远离“红颜杀手”

时间:2024-03-26 09:30:13来源:医师报作者:欣闻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严重威胁女性健康[1]。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列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和第4位[2],因此乳腺癌的防控已成极为迫切的任务。此次《医师报》特别邀请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赵亚新教授聚焦乳腺癌,为大家分享乳腺癌筛查与治疗的现状,并为未来发展支招。

乳腺癌筛查普及率仍待提高

多维细化防治工作助推筛查落地

尽管中国正在加快全国癌症筛查的步伐,但中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群众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存在差距,当前国内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对乳腺癌防治意识淡漠,误认为无症状则无需进行筛查,通常发现症状才就诊,严重延迟乳腺癌诊断,因此,如何提高我国乳腺癌筛查率仍面临巨大挑战[3]。

毫无疑问的是,早期发现并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更好,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获益也较高。为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筛查率,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出台医疗政策等措施提高民众的筛查意识,让民众了解预防性乳腺癌切除的重要性。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对乳腺癌防治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国家卫健委于2022年发布《乳腺癌筛查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乳腺癌防治工作,将筛查人群由农村适龄妇女扩大到城乡适龄妇女,优先保障农村妇女、城镇低保妇女,全方位为适龄妇女提供乳腺癌筛查服务,促进疾病早诊早治(图1)[4]。


图1 乳腺癌筛查流程图[4]

县域(县级或县级市)医院是多数县域乳腺癌患者的首诊单位,在乳腺癌的预防、筛查、维持治疗、康复随访和转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县域医院由于经济和地理等因素的限制,在医疗设备、人才、药物可及性等方面都相对不足,可通过如下几方面进行改善:调动投资和卫生资源,完善基础设备以确保筛查质量;组织医生定期接受乳腺癌筛查的培训,提高专业诊疗水平;打通筛查报告系统与医疗系统,避免因信息录入不全而浪费人力物力,提高乳腺癌早诊早治效率。

无需过度担忧乳腺结节

按时接受乳腺癌筛查意义重大

大多数乳腺癌最初发现时为无痛性肿块,可通过自查发现,但自查并无法区分乳腺结节及乳腺癌。乳腺结节并不是特指某种具体的疾病,是生长于乳腺腺体内的实性病变的统称,乳腺增生、乳腺炎症性疾病、乳腺良性肿瘤、乳腺恶性肿瘤等均可视为乳腺结节的表现,因此乳腺结节并不等于乳腺癌,无需对此过度担忧,当乳房自检或体检发现乳腺结节后,应积极前往乳腺科接受专业的影像学评估来明确其良恶性,从而决定后续治疗方案。

美国放射协会制订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是乳腺癌的诊断标准, BI-RADS分级为0~6级,从形状、纵横比、边界、边缘、回声和后方回声等方面评估乳腺结节的良恶性,级别越高代表恶性程度越高[5]。超声检查报告中最常出现的2或3级象征着良性结节,半年至一年进行复查随访即可;若影像报告诊断为BI-RADS 4级及以上,则预示着乳腺结节存在一定的恶性病变风险,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指南推荐,所有适龄女性均应接受乳腺癌筛查[2]。对于乳腺癌高风险人群,虽然各国定义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但根据我国国家癌症中心肿瘤登记数据显示,我国女性45岁起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维持在较高水平(图2),较西方女性乳腺癌高发年龄提前,综合考虑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年龄、流行病学特征、相关危险因素和卫生经济学现况,我国指南推荐一般风险人群从45岁开始进行乳腺癌常规筛查,高风险人群筛查起始年龄提前至40岁[2]。


图2 中国所有登记区域内乳腺癌年龄标化发病率[2]

乳腺癌综合治疗多位一体

慢病化管理模式意义斐然

乳腺癌一经诊断,应早期治疗。近年来,乳腺癌药物治疗的临床和转化研究进展迅速,基于分子分型的精准诊疗模式已然建立,乳腺癌综合治疗水平正日益提升[6]。其中,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地位依然稳固,新的研究正在探索不同剂量、联合方式等策略的疗效及安全性。乳腺癌特有的内分泌治疗致力于优化激素受体(HR)阳性以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模式,通过口服药物降低激素水平,抑制肿瘤生长能力下。此外,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将最大化推动乳腺癌患者的精准治疗。

随着乳腺癌治疗手段的不断更新,患者的生存获益也显著提高,乳腺癌防治已逐渐步入慢病管理时代,临床可通过早期筛查和规范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可指导患者从放松心态、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等方面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带瘤生存长期获益。

赵亚新教授总结

尽管过去十年来中国乳腺癌筛查覆盖范围有所扩大,但当前筛查率仍有待提高,开展健康宣教、出台相关政策和关注乳腺癌高危群体等措施有助于提高筛查覆盖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综合治疗手段正不断进步,目前中国已步入乳腺癌慢病管理新时代,期待未来继续进行深入探索以实现早诊早治目标。

赵亚新教授简介


临床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任医师

中国法学会会员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

历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务处处长、洞头分院执行院长等

中国医院协会首届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学组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法制专委员会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健康管理专委员会乳腺学组委员

浙江省法学会首届卫生法研究会理事

浙江省抗癌协会第七届理事

浙江省预防医学会首届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浙江省医学会第七届肿瘤外科学分会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乳腺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专委会常务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首届肿瘤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首届肿瘤MDT专委会委员

浙江省医院协会首届患者安全专委会委员

浙江省医院协会病历管理专委会委员

浙江省首届日间手术指导中心委员会委员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常务理事

温州医学会首届医政(医务)管理学组组长

温州市医学会首届卫生法学分会委员

温州市医学会首届灾难医学分会委员

温州市医学会院首届前急救学分会委员

温州市红十字会医疗卫生工作委员会委员

参考文献:

[1] 郑荣寿,张思维,孙可欣等.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23,45(03):212-220.

[2] 赫捷,陈万青,李霓等.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北京)[J].中国肿瘤,2021,30(03):161-191.

[3] Xia C, Basu P, Kramer BS, et al. Cancer screening in China: a steep road from evidence to implementation. Lancet Public Health. 2023;8(12):e996-e1005.

[4] 国家卫健委.《乳腺癌筛查工作方案》.available at:http://www.nhc.gov.cn/fys/s3581/202201/cad44d88acca4ae49e12dab9176ae21c.shtml

[5] 王丽.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在乳腺肿物中的应用综述[J].黑龙江医学,2023,47(12):1534-1536.

[6] 吴云,魏雨涵,马飞.2023年度乳腺癌治疗新进展[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24,10(01):49-57.


责任编辑:李慧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