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海峡两岸的安宁疗护对话
10月29日,“第二届亚太地区华语安宁疗护高峰论坛——2016北京峰会”在京召开。会议旨在进一步推进安宁疗护(大陆称“姑息治疗”)在肿瘤治疗全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倡导给予患者身心灵全方位的照顾和关怀。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对姑息治疗和安宁疗护这一专业在不同地区的起始、发展和未来,以及如何将姑息治疗和安宁疗护的理论融入到医疗实践中,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畅谈安宁疗护的发展历程
从“心动”开始,从“需求”着手,台湾安宁疗护的理念逐渐被社会接受,一步步走到今日的繁荣。台湾安宁照顾基金会董事赖允亮教授介绍了台湾安宁疗护的发展历程。希望在未来的发展里安宁疗护能从三甲医院普及到社区医院,充分依仗科技不断进步,将安宁疗护渗透到患者治疗的整个过程。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主任委员王杰军教授介绍,从1994年CRPC成立以来,姑息治疗领域迅速发展,发展历程与台湾十分相似。姑息治疗领域不局限于肿瘤患者,关注点不仅停留在疼痛上,姑息治疗已经变成“常事”。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的力量,与兄弟学科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姑息治疗的进步。
安宁疗护需多学科合作
台北马偕纪念医院方俊凯教授介绍,心理社会肿瘤学覆盖面很广,它包括癌症患者的症状管理、解决灵性痛苦和生存危机等。希望能通过专业的心理和行为干预,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安宁疗护是一种支持与舒适的护理模式,也是关爱理念,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护理部陆宇晗主任强调了护理在安宁疗护中的重要作用。很多患者对死亡充满恐惧与困惑,家属不知该如何安抚与照顾,因此护理工作渗透到安宁疗护的各环节十分必要,希望安宁疗护的发展可以让所有患者感受到关爱与照护。
安宁疗护可作为独立学科
培养专业人才是关键
“缺乏爱心的医学行为是缺乏温度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暨老年肿瘤科李萍萍教授直抒胸臆。她表示,爱心与专业知识是安宁疗护不可或缺的两个元素,因此需要培养一批对安宁疗护充满热情的专业人才,能够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安宁疗护科目,将安宁疗护更好的发展起来。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教授也提出了相同观点,“关爱”是人性最根本的需求,患者的躯体和心理不应分割对待。因此安宁疗护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全面的关爱。针对这一现状,北京大学医学部已经开始了人文教育与关爱理念的实践。希望未来的肿瘤医学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将关爱惠及治疗的各阶段,促进安宁疗护的进一步发展。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6-242025
探索药学服务“黄冈路径” 从药品保障到价值医疗核心引擎
-
new周新教授:吸入治疗是基础,三联是生物制剂使用的前提
2025-05-06 -
new精准阻击+系统修复 中西医结合开辟带状疱疹诊疗新路径 | 专家访谈
2025-04-23 -
03-312025
多学科协作与麻醉管理深度融合,为患者带来更佳获益
-
孟文勃:ERCP技术进入崭新时代
2024-11-04 -
多维度建设 共探重症医学发展模式
2024-10-29 -
以整体观看重症医学“大学科”建设
2024-10-21 -
林海滨:医院管理离不开超前思维和务实精神
2024-04-03 -
胡兵:AI辅助消化道疾病诊疗正当时
2024-02-26
-
2023大咖秀现场 | 褚倩教授:肺癌治疗理念不断更迭,以患者为中心贯穿诊疗全程
2023-06-28 -
从“天罗地网”到 4K,腹腔镜发展助力妇科微创
2023-07-12 -
微创之声|“一台手术切胃癌肠癌,两种术式用微创解疑难”烟台山医院胃肠外科“双镜合璧”完成一例无切口胃癌+直肠癌NOSES根治术
2023-06-28 -
进展&亮点 | 董丹凤教授:晚期乳腺癌治疗“乘风破浪”,新进展为患者“纾忧解困”
2023-08-01 -
靶向治疗破解卵巢癌复发困境,“手术+化疗+维持治疗”全新治疗模式延长患者生存期
2023-07-18 -
疫情防控新阶段,如何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专家有几点提醒
2023-01-19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团队:一个科室能治愈的患者总是有限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