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主题巡展
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主题巡展/详情

口腔专家郑维银:齿间危机,一个被忽视的健康盲区 | 致敬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时间:2025-09-02 10:07:06来源:医师报作者:xuefang 阅读: 1209

微信图片_20250902094224.png


惊心的数字:口腔健康亮起红灯?

在我国口腔问题,正以惊人的速度蚕食着国民健康。有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成年人伴有牙周病的问题,儿童乳牙的龋患率更是远超全球平均水平。从牙龈出血到牙齿松动,从龋洞疼痛到颌骨吸收,这些看似微小的病症,实则是全身健康的“隐形炸弹”。

“44岁人群的龋齿患齿率高达80%,这意味着每十个成年人中就有八人正在遭受蛀牙困扰。而更令人忧心的是,12岁以下儿童的乳牙龋齿率超过70%,这些数字不仅揭示了问题的普遍性,更敲响了全民健康的警钟。”成都京东方医院口腔科主任郑维银忧心地说。

其实,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咀嚼功能和面部美观,更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密切相关。每一次忽视刷牙,都是在为健康埋下隐患;每一年的定期洁牙,都是在为未来省下数万元的治疗成本。

三大口腔问题:龋齿、牙周病与缺失牙的三重威胁

在郑维银主任看来,普通人的口腔,其实面临着三重威胁:

第一个,龋齿作为最常见的口腔疾病,正以惊人的速度侵蚀着国民的牙齿健康。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难以逃脱其魔爪。食物残渣在口腔内形成的菌斑,在时间的催化下逐渐腐蚀牙釉质,最终形成龋洞。这个过程往往悄无声息,等到出现疼痛症状时,通常已经伤及牙髓,需要复杂的根管治疗。

再一个,牙周问题同样不容小觑。牙周炎的表现形式多样:有些人表现为牙龈红肿、牙齿松动,有些人则出现牙槽骨萎缩、牙根暴露。这些症状不仅影响口腔健康,更可能导致牙齿提前“下岗”。值得注意的是,牙周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发现时通常已经进入中晚期,治疗难度和成本都大幅增加。

最后,牙齿缺失则是口腔问题的终局表现。无论是龋齿还是牙周病,最终都可能导致牙齿脱落。缺失牙不仅影响咀嚼功能,还会导致邻牙倾斜、对颌牙伸长,引发咬合关系紊乱,进一步加剧口腔健康的恶化。

微信图片_20250902094229.png

隐藏的杀手:口腔癌的区域性威胁

在常见口腔问题之外,口腔癌作为最严重的口腔疾病,正在特定地区呈现出集中爆发的趋势。对此,郑维银主任也更为担心:“湖南地区因嚼槟榔导致的口腔癌患者数量惊人,四川农村地区则因吸食叶子烟和饮用劣质烧酒,成为口腔癌的高发区。这些地区性特征揭示了生活习惯与口腔健康之间的密切关联。”

更令人痛心的是,郑维银主任介绍说,“许多农村老年患者因保留龋齿残根,经常刮伤舌部黏膜,在反复的创伤和炎症刺激下,最终演变为口腔癌。由于缺乏定期检查的意识,往往要拖到两个月甚至半年后才就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这种本可避免的悲剧,折射出口腔健康教育的缺失和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

防患于未然 口腔健康要从娃娃抓起

守护口腔健康必须从生命早期开始。对此,郑维银主任针对各个年龄段的牙齿保护提出中肯的建议:

婴儿6个月大时就应开始注意口腔卫生,即使尚未长牙,也需要定期清洁口腔。奶瓶中的奶渣会改变口腔菌群环境,为未来龋齿的发生埋下伏笔。“2岁前的幼儿可由家长用手指牙刷或纱布帮助清洁口腔,2岁后开始使用少量牙膏培养刷牙习惯。”

儿童早期矫治同样重要。前牙开合、地包天、龅牙等问题都需要尽早干预。“特别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口呼吸问题,以及长期低头看电子设备导致的下颌发育异常,都需要在4岁左右就开始干预矫正,避免从牙性畸形发展为骨性畸形。”

青少年时期是正畸治疗的黄金阶段。青少年12-18岁是矫正的黄金时期,组织代谢快,改建能力强。趁着组织代谢旺盛的时期进行矫正,能够事半功倍。成年人虽然矫正周期较长,但同样能够获得理想效果。随着矫治技术的发展,隐形矫治器等新技术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日常守护:建立科学的口腔护理体系

整齐的牙齿不仅是美丽的笑容名片,更是维持口腔长期健康的基础。针对人们牙齿健康的习惯,郑维银主任特别提出了一套科学的口腔护理体系:

首先,成人口腔护理需要建立科学体系。每天刷牙至少两次,每次3-5分钟,采用软毛牙刷和适中的力度。国家提倡的巴氏刷牙法要求牙刷与牙齿呈45度角,纵向旋转抖动刷牙,避免横向拉锯式刷牙导致牙釉质磨损。

其次,仅靠刷牙远远不够。牙线成为清洁牙邻面的必备工具,能够有效清除刷毛难以触及的食物残渣和软垢。近年来兴起的冲牙器,通过高压水流冲击牙缝,为口腔清洁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这些辅助工具的配合使用,能让细菌无处藏身。

最后,定期口腔检查是预防性护理的关键环节。“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因为龋齿和牙周炎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疼痛、松动等症状时,通常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定期检查能够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麻烦。”

从乳牙期到恒牙期,从儿童到老人,口腔健康关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它需要个人日常护理、专业医疗干预和全民健康教育三管齐下。只有当认真刷牙成为习惯,定期洁牙成为常态,口腔检查成为惯例,我们才能真正战胜这场齿间危机,守护好全身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责任编辑:薛芳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