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主题巡展
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主题巡展/详情

卅载呼吸路:颜浩主任与他的自由呼吸保卫战 | 致敬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时间:2025-09-03 16:31:31来源:医师报作者:田宝峰 阅读: 474

在成都京东方医院,一名医者正与团队成员探讨着患者的治疗方案。他从事呼吸内科临床诊疗与科研工作30余年,以专业与仁心,帮助无数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改善生活质量。他就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颜浩主任,今天让我们跟随他,一起探索自由呼吸的密码。 

222.png

挑战与选择:呼吸领域的坚守

呼吸道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从我们观察到的一个情况来看,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是非常高的。颜浩主任开门见山地指出呼吸疾病防治的严峻形势。

他特别强调:“特别是比方说慢性阻塞性肺病晚期的一个病人,呼吸困难,患者非常的痛苦,而且许多的病理和机制,还不是完全清楚。对于年轻医生来讲,实际上对这些疾病,这些患者的一个治疗还是面临挑战,我是一个喜欢接受挑战的人,所以选择了一个专业。”

呼吸的重量藏在每个被忽视的日常里。当咳嗽成为习惯,爬楼变成挑战,睡眠被喘息撕碎。那些曾以为理所应当的呼吸瞬间,正在提醒我们,对抗沉默的呼吸杀手,不仅是医学命题,更是对鲜活生命的温柔捍卫。

技术突破:呼吸内科的双轨发展

颜浩主任详细介绍了呼吸内科近年来的发展方向:“从呼吸内科最近几年的发展来看,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那么就是呼吸重症,涉及到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叫'RICU'。另外一块具有发展前景的,那么就是气道介入。”

“实际上气道介入的话,它的技术是非常多见的,比方说气道支架和冷冻肺活检,实际上它是用于不同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气道支架的话,它主要是用于中央气道狭窄的病人,主要的目的是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另外一个方面,冷冻肺活检也是最近几年在临床使用比较多的一项技术,它主要是用于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的一个诊断手段。”

每一次呼吸都是生命与外界最直接的对话,然而呼吸系统疾病正以超乎想象的规模侵蚀这种本能。在我国慢性呼吸病已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并列的三大慢性病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突破,想要彻底夺回呼吸的主权,我们还面临许多挑战。

临床挑战:耐药性与治疗困境

颜浩主任坦诚地分享了呼吸领域面临的专业挑战:“以前有学者认为,肺部肿瘤也许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一些新的治疗手段,新的一些治疗方法不断的涌现。但是感染性疾病,它的威胁还是比较大的。”

“因为从我们目前的一些临床工作来看,比方说一些难治性肺部感染,重症肺炎,特别是有免疫缺陷的病人。他的一个病原菌包括细菌的耐药率都是非常明显的。实际上一些新药的话它的研发是很慢的,一个药物从设计到用于临床,要经过很漫长的一个时间。但是耐药率发生的很快,所以这个也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挑战。”

“还有就是比方说像肺癌的一些治疗,实际上对于后期治疗,患者很难出现进展以后,实际上临床的手段并不是太多。很多病人到最后肿瘤晚期各种的并发症,死亡率还是很高,所以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对于呼吸重症来讲,还是有很多临床的技术有待于提高。”

全程管理:呼吸慢病的综合防治

在呼吸内科临床诊疗的医者生涯里,颜浩主任见过很多因呼吸系统疾病造成心理问题的患者。充分认识到建立呼吸慢病的长期管理和普及健康教育,不仅是控制疾病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提振患者信心的有力手段。

颜浩主任以慢阻肺为例说明:“拿发病率最高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来讲,严重的时候他穿衣刷牙都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对病人来说就是非常痛苦的一个事情。而且很多晚期的慢阻肺患者,他都伴有一些心理的问题,患者发生焦虑或抑郁,这种情况发生率是很高的。”

“所以对于这部分患者的话,我们慢病的一个管理和健康教育,那么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所以对于呼吸慢病,我们现在强调的是要做一个全程的管理。所以在呼吸内科,很多单位都设立了门诊呼吸综合治疗室,这样的话建立一个门诊慢性病患者的档案,长期定期的进行随访,看看他是不是按照医生推荐的治疗方案在进行治疗等等。所以长期、全程的管理,在呼吸慢病管理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医者仁心:三十年的呼吸守护

三十年如一日,颜浩主任坚守在呼吸内科临床一线,见证了呼吸疾病谱的变化、诊疗技术的进步和治疗理念的更新。从最初的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到如今专注于呼吸重症和气道介入两个前沿方向;从单一的疾病治疗,到全程化、综合性的慢病管理,他始终走在学科发展的前沿。

在颜浩主任看来,呼吸疾病的防治不仅需要先进的医疗技术,更需要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他带领团队建立的呼吸慢病全程管理模式,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指标,更重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

面对未来,颜浩主任既看到挑战也充满信心。耐药菌感染、晚期肺癌治疗、呼吸重症技术提升等问题仍需攻克,但气道介入技术的进步、呼吸重症监护的发展、慢病管理模式的完善,都为呼吸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图片2.png

结语:守护每一口呼吸

呼吸是生命最根本的体现,守护呼吸就是守护生命。颜浩主任用三十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呼吸疾病的防治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更需要全程管理、综合干预和人文关怀。

在成都京东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颜浩主任和他的团队正在用专业技术和仁爱之心,帮助每一位患者重获自由呼吸的权利。他们不仅治疗疾病,更守护希望;不仅延续生命,更提升质量。这正是医者仁心最真实的写照,也是对"健康中国"战略最有力的践行。

每一天,颜浩主任都在与团队成员探讨更好的治疗方案;每一天,他们都在为守护患者的呼吸而努力。因为在他们心中,每一口自由呼吸都值得守护,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


责任编辑:张晶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