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学术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报告 / 学术资讯
  • new图片新闻

    6月25日,“悦享健康,家满幸福”——“感动生命“全国抗癌优秀故事征集和评选活动暨2017“同一天一起行”癌症康复健步走活动在京启动。活动吸引了包括康复者、医护人员、志愿者及社会爱心人士在内的千人参与。 (图/文 窦洁)

    2017-07-15
  • 07-152017

    new素食减肥更有效

    近期,美国一项研究显示,采用素食方式减肥比传统的低卡路里饮食更有效,还可以提高肌肉脂肪代谢水平。(MedicalXpress网站) 研究者将7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素食组或传统的抗糖尿病饮食组。素食组饮食包括蔬菜、谷物、豆类、水果和坚果,动物制品每天最多1份低脂酸奶。传统的糖尿病饮食遵循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的官方建议。 结果发现,素食减肥的效果几乎是传统抗

  • 07-152017

    new农药接触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

    近日,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江宇教授等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农药接触是死胎死产、异位妊娠、低出生体重、自然流产等不良出生结局的危险因素。(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38:732)

  • 07-152017

    乳腺癌和卵巢癌可预测了

    近日,英国研究显示,72%携带BRCA1基因缺陷的女性会患乳腺癌,44%会在80岁时患上卵巢癌;69%携带BRCA2基因缺陷的妇女会患乳腺癌,17%会在80岁时患上卵巢癌。(JAMA. 6月20日在线版) 结果显示,乳腺癌发病率从成年后迅速增加,携带BRCA1基因突变者的发病高峰在30~40岁,携带BRCA2基因突变者发病高峰40~50岁,然后保持近似恒定的发病率(每年20‰~30‰)直至80岁。 BRCA1与BRCA2基因缺陷者

  • 2分钟视频,快速 认清卒中真面目

    医师报讯(记者 窦洁) 6月24日,由中国卒中学会中风120特别行动组策划制作的一部2分钟短视频——《中风1-2-0:飞越中风陷阱,抢救争分夺秒》发布,有望减少这种致命的延迟,抢救更多生命。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刘仁玉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赵静教授基于美国版“FAST”,创造了中国版的“中风1-2-0”卒中识别法,相关论文发表在《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上。 其核心内

    2017-07-15
  • 07-152017

    肥胖儿童青少年 宜接受行为干预

    近日,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PSTF)发表声明,推荐对于≥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肥胖筛查,并提供综合性的强化行为干预。(JAMA. 2017,317:2417) 声明指出,对于这些肥胖人群,强化行为干预(接触时间≥26 h)能够降低体重长达12个月,且没有危害。而关于较低强度干预的有效性的证据不充分,因此不予以推荐。 至于二甲双胍或奥利司他,USPSTF指出,两种药物虽能降低青少年体

  • 07-152017

    无症状房颤患者并发症风险或更高

    在欧洲心律学会2017年会上,德国学者对GLORIA-AF研究进行的一项分析提示,无症状房颤患者经历心律失常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可能更高。(源自Medscape) GLORIA-AF注册研究纳入全球44个国家2200家临床中心的6011例CHA2DS2-VASc≥1分的新诊断(<3个月)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无症状/最轻症状患者占69%,有症状患者占31%。 分析发现,无症状/最轻症状组的既往卒中发生率是有症状组的2倍多(14.

  • 07-152017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 母乳喂养可降低心脏病和卒中风险

    一项对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数据的分析发现,母乳喂养不仅有益婴儿健康,而且能够降低母亲未来的心脏病和卒中风险。(J Am Heart Assoc. 2017,6: e006081) 研究者表示,该研究鼓励母乳喂养,支持WHO提出的“至少在婴儿出生前6个月母乳喂养”的建议。 研究显示,与从未哺乳的母亲相比,哺乳母亲的心脏病风险降低9%,卒中风险降低8%;对于哺乳时间≥2年的母亲,其心脏病和卒中风

  • 07-152017

    缺血性卒中患者 血压变异性高与不良预后相关

    阜外医院惠汝太教授等研究发现,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后7 d内的血压变异性与不良预后相关。(Am J Hypertens. 6月13日在线版) 研究显示,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后7 d内的高收缩压或舒张压变异性,与3个月时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呈反相关。 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异性高(7 d内)均与12个月时的复发性卒中风险以及复合心血管事件风险升高相关。 不过血压变异性高(7 d内)与12个月时的全因

  • 07-152017

    早年暴露于饥荒或可增加 女性血脂异常风险

    北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马军教授等研究发现,在婴幼儿时期经历过1959-1961年自然灾害饥荒时期的女性,更容易发生血脂异常。(BMC Public Health. 2017,17:488) 研究者认为,这种性别差异可能是由于在中国男孩更受重视,在饥荒时期得到更多的营养供应。另一方面,男性更容易受到影响,死亡率更高,幸存下来的男性可能较女性更健康。 研究纳入2752例受试者,根据暴露于饥荒的年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