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7-08-10 总第512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7-08-10 总第512期
返回上层

总第512期

发布时间:2017-08-10

感染

标题导航

优选感染生物标志物 优化感染性疾病诊疗

发布时间:2017-08-10来源:《医师报》作者:裘佳 凤凤  阅读: 581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近日,在南京举办的《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媒体专访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主任解立新教授、解放军南京总医院呼吸病研究所所长施毅教授以及浙江省人民医院检验中心主任周永列教授从不同角度对共识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

感染生物标志物PCT与IL-6辅助感染性疾病诊疗

“感染性疾病不能仅靠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做出判断,优选良好的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对于帮助临床鉴别感染与非感染、动态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解立新教授指出,“优选感染标志物应具备的特性包括:灵敏度高,可以在感染早期即发生显著变化且不受非感染因素影响;特异性高,能够区分病原体类别,鉴别是否为细菌性感染;能够辅助评估感染严重程度和预后,监测治疗应答,并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等。”

C-反应蛋白(CRP)是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的细菌感染生物标志物。作为敏感的炎症指标,CPR检测快速、便捷,其升高幅度与感染或炎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CRP检测还可辅助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此外,更多优秀生物标志物如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等近年也逐步应用于临床。施毅教授指出:“PCT作为目前临床常用的重要细菌感染生物标志物,参考意义较大;IL-6检测的相对优势则在于急性感染的早期发现。”

PCT是一种功能蛋白,是降钙素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共识指出,PCT对严重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预后、评价抗感染疗效、指导抗菌药物应用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对全身与局部感染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是判断脓毒症的重要工具。

一项包含 30 个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证实,PCT可有效辅助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实验数据显示,当PCT截断值定为 1.1μg/L 时,早期识别脓毒症的灵敏度为77%,特异性为79%。此外,PCT在局灶性细菌感染中往往正常或轻度升高,可辅助诊断局灶性细菌感染。同时,PCT水平可有效反映患者细菌感染严重程度,其浓度与全身性细菌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在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及辅助指导抗生素治疗方面,研究证实,经过有效的抗感染治疗,脓毒症患者24 h后循环中的PCT水平可降低50%,其降低程度和患者生存率升高呈正相关,而PCT水平仍继续增高或居高不下则提示预后不良;PCT检测结合临床信息能够进一步明确抗生素治疗的必要性以及优化抗生素使用流程,动态监测PCT水平可辅助抗生素治疗,检测结果可作为抗生素治疗的指征以及抗生素疗效判断的标准,从而显著减少抗生素暴露时间,且安全性良好。

IL-6是参与脓毒症等感染的重要炎性介质,感染发生后很快释放入血,可作为感染程度的指标。共识指出,在炎症反应中,IL-6的升高早于其他细胞因子,2 h即达峰值且持续时间长,因此可用来辅助急性感染的早期诊断。

施毅教授指出:“多个指标的联合检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可提高对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和预后判断价值。”PCT联合IL-6检测可用于细菌性感染辅助诊断,避免单一指标对感染类别判断的误差,帮助临床快速确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提升生物标志物临床价值

“好的生物标志物需要好的检测方法来实现临床价值,PCT与IL-6的临床运用需要精准的检验结果作有力支撑。此次共识反映了临床需求,为感染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和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周永列教授表示,“在选择检测系统时,控制总误差及校准品溯源性是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所在,同时要重视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做好质量控制。”

共识指出,罗氏诊断Elecsys® BRAHMS PCT是国内外最常用的PCT检测之一,其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技术,使检测结果高度一致且具有可溯源性,仅需18μl样本量,就可在18 min内实现0.02~100 ng/ml的检测范围。同时,其拥有优秀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可适用于所有罗氏诊断免疫分析平台,实现高度一致的检测结果。联合Elecsys®IL-6检测,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发现感染,实现鉴别诊断、疗效监测、预后评估,进而改善治疗决策,提高感染性疾病治疗的成功率。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