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7-11-02 总第523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7-11-02 总第523期
返回上层

总第523期

发布时间:2017-11-02

关注

标题导航

学习十九大精神 争当健康中国排头兵(上接第3版)

发布时间:2017-11-02来源:《医师报》作者:医师报记者 张广有 宗俊琳 熊文爽 通讯员 李明莉 陈明莲 程亚争  阅读: 642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十九大党代表、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麻防科科长徐根保

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

blob.png

“其实我只是从事基层医务工作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员中的一个。有幸能代表基层医务工作者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和政府对我28年从事麻风防治工作的肯定,其实也是对我们广大从事基层医务工作的肯定。”徐根保表示,作为党代表,在未来工作中会充分发挥党代表的模范作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麻风患者和麻风休养员尽力解决他们生活、医疗困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自己的服务对象感受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为创造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作出努力和贡献。同时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身边同事,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实现麻风防治“未竞事业—终止传播,预防残疾,促进融合”和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而努力奋斗。

“希望在未来的医疗改革中,麻风病防治工作得到更加重视和发展,让更多的麻风患者和麻风休养员得到生活和医疗上的改善,享受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徐根保向往地说。


十九大党代表、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名誉主任贾立群

盼全国儿童享良好医疗服务

blob.png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需要加快推进儿科医疗资源结构优化、合理布局、均衡发展,加强儿科人才培养,提升儿科人才素质,提高儿科整体医疗服务水平。重视儿科临床研究,积极探索全国儿科医疗联合体道路,是医疗改革中的一个创新。联合体内全国各地合作医院可以充分发挥专家的技术和管理优势,一起实现专家共享、临床共享、科研共享、教学共享、预防共享及管理共享。各区域联合体优质资源对周边本地区的基层医院发挥引领辐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定期组织专家下基层医院一对一帮扶,通过巡讲、会诊、培训、师带徒等多种形式指导,这样不但能够使基层医院儿科诊疗水平得到不断促进和提高,还可探索建立“病人不动、医生移动”医疗服务体制新模式。逐渐尝试构建成“首诊在基层、复杂病例远程会诊、疑难急重患者转诊无障碍”的联动服务模式,使全国各个地区儿童均享有良好的医疗服务。


“十九大党代表、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办公室主任王克荣

践行“病有所医、弱有所扶”

blob.png

“习总书记作十九大报告的3个多小时里,我一边聆听,一边标记重点词语和段落。”王克荣说,当习总书记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王克荣心里想:“我希望艾滋病患者也能够和大家一起进入新时代,共享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成果。”

王克荣坚定地说:“作为一名基层党代表,就是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此次回来后,我要和大家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犹如报告提到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而我们医务人员就是为患者服务。”

王克荣还说,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议从国家战略层面考虑传染病防治问题,建立联动防控体系。加大投入,保障艾滋病患者合法就医权利。基层患者和医护人员还提出了增加免费治疗药物品种,取消艾滋病专门收治医院,强化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和生活保障等问题。


十九大党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赵庆华

没有健康,一切归零

blob.png

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如何破解矛盾?这需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有两项改革应当引起重视。

一是分级诊疗制度亟待完善。医疗资源利用冷热不均,是很大的浪费,还需进一步深化医改,健全分级诊疗制度。一方面把更多人才“沉下去”,把技术“引下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让老百姓放心看病、看得好病。另一方面,把城乡医疗资源“联起来”,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让老百姓更加便利地享有优质医疗服务。

二是重视老人医疗照护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存在着慢病管理难、长期护理难、老年养护难等三难问题。因此,加快推进医疗、护理、养老、康复、护理职业教育“五位一体”的新型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完善“家庭—社区—政府”三个层面的慢病管理及社会支持保障体系,让所有老人“病有所治、老有所养”。 


贵州省人民医院院长田晓滨

把“强基层”作为实施健康中国的着力点

blob.png党的十九大作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重大判断,为更好部署新时代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田晓缤认为,具体到医疗卫生领域,矛盾主要体现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上,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问题一直是制约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瓶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这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描绘了美好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结合贵州实际,只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为民取向,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五个全覆盖”,大力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建立“医共体”,积极开展分级诊疗,着力提高基本医疗装备水平,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相信在未来5年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可以得到强化。

我们将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资源下沉,选派医疗专家帮扶基层,积极开展“医联体”建设,发展远程医疗,促进新时代的基层医疗事业发展。下个月,我们将迎来省医建院70周年,我们将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好“强基层”这篇文章,通过推动省医发展带动基层医疗技术、医疗质量、学科建设、医院管理等方面提升,续写省医发展新篇章。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666613127165444301.jpg